接著逢紀感嘆的搖搖頭,繼續說道:“這頭猛虎在大漠上無人可擋,但到了中原他就不行了。如今在正面戰場上,我們有十餘萬大軍,如果異度兄和孟玉兄能到,我們在浚儀、開封、雍丘一線就有將近二十萬大軍。李翊哪裡擋得住啊?”
“我們現在沒有必要打他,把他擋在河南之外,拖在兗州境內就行了。”袁紹說道,“鑑於前年冀州大戰的教訓,我們還是保守一點好,免得損兵折將。”
他指指沮授,對眾人說道:“剛才公與說了北疆軍的劣勢,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讓北疆軍的劣勢越來越大。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之策。”
“大將軍難道不想利用眼前的有利局面,圍殲北疆軍主力?”王朗奇怪的問道,“荊州軍和汝南軍趕到戰場後,我們擁有兵力上的優勢。現在在正面戰場上,北疆軍的主力一部在攻打浚儀,一部在攻開啟封。如果我們以一部兵力牽制和阻擊浚儀城下的北疆軍,以主力從開封、雍丘兩個方向包圍陳留,應該可以重創李翊,奪回陳留。”
“陳留對我們而言,已經沒有多大作用了。”袁紹笑道,“在第二道防線沒有建立之前,我們希望利用陳留城的堅固遲滯北疆軍的攻擊速度,給我們在河南部署兵力爭取時間,但由於南北兩個側翼戰場的迅速形成,第二道防線已經牢固,陳留城的作用已經不明顯了。至於攻擊嘛,剛才我已經說了,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之策,我們反攻的時間還沒到。現在就是拖,把李翊拖死,把北疆軍拖死。”
“要反攻,就要致命,就要把北疆軍打得一蹶不振,這樣我們才能在最短時間內征伐河北、平定天下。”沮授長嘆道,“再這樣打下去,天下就算平定了,社稷也是一片廢墟了,所以此仗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把李翊徹底解決了。”
中路戰場上,由於聯軍兵力近乎是北疆軍的兩倍,雙方實力相近,但是地形對北疆騎兵十步不利,短期內雙方誰都無法打破僵局,對峙的局面已經形成。
聯軍想把戰事一直拖下去,但北疆軍不會答應,他們急於打破疆局,迫使聯軍儘快決戰。為了早日形成決戰態勢,北疆軍在中路無法開啟局面,攻擊重點隨即就會轉到兩個側翼戰場上。這兩個戰場上的北疆軍為了向中路主力大軍靠攏,同時也為了配合主力大軍開啟僵持的局面,勢必要發動猛烈攻擊。
從當前的戰場形勢和雙方兵力部署來看,北疆軍的攻擊重點肯定是北面的側翼戰場。
張飛的軍隊如果突破燕城,殺到延津、酸棗一帶,將直接威脅河南。
為了擋住張飛的進攻,袁紹就要從第二道防線抽調兵力駐防於第三道防線,這樣戰場上的僵局就被打破了,聯軍可能就此全線後撤,死守滎陽、中牟一線。
目前北側戰場上有曹操劉備的八萬人馬,顏良高幹的兩萬兵,總兵力有十萬人,擋住張飛的軍隊應該不成問題。
但他們最擔心的不是兇悍的張飛,而是剛剛從定陶撤回來的曹操。
曹操和劉備在兗州戰場上都損兵折將了,但劉備還有徐州,還能東山再起,而曹操除了手上的那幾萬人馬,就一無所有了。面對張飛的進攻,曹操的迎戰態度可想而知。換了誰,都不願意在這個時候把自己的老本徹底拼光。
曹操是丞相,他到了燕城後,他的官最大,軍隊最多,劉備顏良高幹都要聽他的指揮,他說撤退就撤退,其它人一點辦法都沒有。
“我們還有兵力北上支援燕城嗎?”袁紹憂心忡忡的問道。
“沒有了。”逢紀說道,“河內高柔張南還有兩萬多人,他們要護守京畿,不能動。洛陽還有剛剛從河內返回的趙睿、呂鴻的一萬。京城就這麼點軍隊了,也不能動。關西的淳于還有近兩萬人,關中的顯思還有四萬多人,都不能動。我們能調動的軍隊現在都在中原戰場,十萬大軍,兩萬人燕城,八萬人在中牟、浚儀、開封一帶。”
逢紀看看袁紹,苦笑道:“現在婁子伯在洛陽募兵,陳孔璋在豫州募兵。這些新兵至少要到本月底才能徵募齊備,所以……”
他搖了搖頭,繼續說道:“我們只能警告曹阿滿,叫他不要做得太過分了。”
袁紹冷笑道:“這個時候了,他如果還敢和我對著幹,我殺了他。”
沮授急忙勸阻道:“此次北疆軍大兵壓境,由於各諸侯實力不足,只能結盟聯手共抗河北,這正是重建天子和朝廷威儀的最佳時機。主公做為朝廷的大司馬大將軍,此次會盟的盟主,應該吸取當年討董失敗的教訓,利用天子和朝廷的無上權威,妥善處理朝廷與各諸侯之間的關係,把大家的力量凝聚到一起,擊敗河北叛逆,繼而平定天下重振社稷。”
“主公奉天子號令天下,需要大臣們的拜服和遵從,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讓大家在擊敗河北平定天下的過程中,不但沒有既得權勢利益的損失,還能得到更大的權勢利益。”沮授拱手說道,“在曹丞相這件事上,主公應該三思而行,千萬不要因小失大,白白葬送了擊敗河北的機會。”
袁紹望著沮授,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