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建安四年五月初,陳留城。
袁煕指揮十餘萬大軍開始攻擊陳留。
聯軍四門同攻,意圖利用兵力上的優勢,撕開北疆軍的防守。
袁熙心憂燕城、封丘一線的安全,督軍猛攻。在他看來,如果自己能在最短時間內拿下陳留,然後分兵急援燕城,依舊有希望完成父親交待的重任,這樣或許能減輕父親對自己的憤怒。自己違抗了父親的命令,後果難以預料,而且這種做法對父親的權威是一種挑釁。袁熙不願意放棄這個剛剛獲得的機會,他渴望回到洛陽。
趙雲所率的騎兵第一軍團是北疆鐵騎精銳中的精銳,將士們無一不是身經百戰的悍卒。雖然他們缺乏守城經驗,大戰初始時防守非常混亂,城牆上一度險象環生,但這些士卒戰陣配合熟練,攻防銳利,箭術犀利、精準、快速,再加上陳留城內有充足的弓箭,這大大彌補了他們在守城經驗上的不足。幾番激烈的廝殺後,北疆悍卒們逐漸穩往了陣腳,牢牢固守在城牆上。
戰鬥間歇的時侯,趙雲獨自靠在牆垛上,仰頭望天,神情異常冷峻。
岳雲悄悄走到他身邊,膽怯的看看他,欲言又止。
自己和司馬懿雖然奪下了陳留城,但所用手段太過血腥殘忍。趙雲顯然不能接受這種攻擊手段,從進城開始,他臉上就沒有露出過一絲笑意,對自己和司馬懿不理不睬。
司馬懿知道自己的攻擊之策觸犯了北疆軍的禁忌。北疆軍這麼多年來,在主公的嚴格治軍下,從不敢對百姓燒殺擄掠。當年太史慈在河內戰場上掘堤倒灌懷城,因為擔心背上屠民的罪名,曾冒著很大的風險,帶著騎卒把懷城幾十裡範圍內的百姓全部驅趕到了平皋城。自己這次立功心切,只想達到目的,早把這些不成文的規矩丟到了腦後。但現在看來,即使自己功城掠地有功,恐怕也難逃被主公治罪之禍。看趙雲那張臉就知道這事自己欠考慮,做得太沖動了。
不過司馬懿留了一手。他知道自己這辦法成功把握很大,功勞肯定也很大,但如果自己獨攬此功,封賞有限,因為自己不是主公的親信,攻佔陳留的功勞十有八九要落到趙雲頭上,所以他把岳雲拉上了。
岳雲是北疆第一大將岳飛之子。岳飛早年追隨主公征戰四方,和北疆諸多將領都是生死之交。岳雲到了北疆軍後,深為主公和眾多將領的喜愛,幾年後就坐上了一軍主將的位置,還拜了厲鋒中郎將。
北疆軍很多將領征戰十幾年也不過就是個校尉,許多人對此頗有怨言,於是幫助岳雲獲得更多的功勳成為不少跟岳飛關係友好的大將的共識,這麼做既能讓主公高興,又能堵住不滿者的嘴,皆大歡喜。
司馬懿心想,如果我和岳雲一起奪下陳留,封賞肯定很大,而且還能因此得到主公的青睞和賞識,可以得到更多立功機會。
然而事於願違,此舉得罪了趙雲,估計封賞是沒指望了,還是先求功過相抵吧。
趙雲不但是主公的結義兄弟,而且更是文武雙全的大將,在北疆軍中聲名顯赫,為人正直謙恭、清廉自律、愛兵如子、治軍溫和,人緣極好,威望極高,得罪了趙雲,以後在軍中很難出頭了。
司馬懿心虛,想探探趙雲的口氣,私下勸岳雲先向趙雲認個錯,看看事情可有轉機。
岳雲雖然和趙雲一直很親近,但他也是第一次看到趙雲如此生氣,心中極為不安。
岳雲鼓足了勇氣,剛想開口說話,趙雲先開口道:“去把仲達叫來。”
司馬懿忐忑不安地站在了趙雲面前。
趙雲看看他,嘆了口氣,伸手把司馬懿手上的戰盔拿了過來,慢慢戴到他頭上,語重心長的說道:“你是軍師,要有軍師的樣子。我看你喜歡沒事拿著戰盔四處晃悠,這個習慣是不是跟翼德學的?”
司馬懿本來很緊張,聞言竊喜,知道趙雲並沒有真生氣,心情頓時輕鬆下來,說道:“翼德將軍對我說,不要把腦袋整天放在鐵罐子裡,要經常拿出來放放風,保持清醒,否則會悶死的。”
趙雲皺皺眉,轉身向前走去。司馬懿臉露笑意,急忙跟上。
“你到中原戰場來,是大哥親自點名的。”趙雲不急不慢的說道,“大哥非常喜歡你。他曾對我說,你有管鮑之才,將來必然能夠讓我大漢更加強勢。”
司馬懿難以置信地望著趙雲,幾乎懷疑自己聽錯了,極度的興奮讓他不由自主的顫抖起來。
趙雲停下腳步,轉頭望著他,語氣非常嚴肅的說道:“你知道我為什麼告訴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