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沉默不語。
沮授繼續分析道:“從目前形勢來看,集結大軍迅速攻打河北,是重擊李翊的最好機會,同時也是主公奪回皇統和權柄的唯一辦法。主公為了能讓曹操等三家聯盟同意出兵攻擊河北,不但要積極配合曹操重建皇統,還要不遺餘力的給予幫助。”
“大軍一旦打過黃河,曹操、公孫瓚和劉備的兵力必然受損,而這正是誘使袁術中計,在揚州宣佈代漢自立的先決條件。只要讓袁術感覺不到危險,他才會上當受騙。”
“此時,不論大軍能否擊敗李翊,劉備首先就要撤軍,隨後是曹操。也就是說,大軍如果擊敗了李翊,冀州可能被我們佔據,而大軍如果被李翊擊敗,李翊實力大損,短期內也無力渡河南下,這樣我們就可以在曹操和劉備誅殺袁術之後,趁著他們疲憊不堪之際,迅速攻佔中原。”
袁紹大驚道:“河北之戰如果抱著這種想法,可能是一場敗仗!”
“敗了又如何?”沮授毫不在意的揮揮手說道,“仗雖然打敗了,但我們的目的全部達到了。李翊暫時失去了南下攻擊的能力,袁術被殺,三家聯盟破裂,我們攻佔中原,主公和李翊形成南北對峙之局,霸業就此而成。”
袁紹經過仔細考慮,最終還是接受了沮授的建議,他回信於曹操,即刻趕到兗州定陶,一則為了會盟,集結軍隊攻擊河北,二則為了重建皇統和朝廷。
袁紹又寫了一封書信給袁術,命令許攸立即攜帶書信趕到揚州壽春,面見袁術。
袁紹和沮授等人商量了一下細節,隨即安排沮授坐鎮洛陽,命令審配到關中輔佐袁譚,讓逢紀、郭圖等人隨趕赴兗州。
………………
三月初,許攸到達揚州九江郡的壽春。
袁術和許攸私交甚好,兩人多年不見,再次重逢,彼此都很高興。
許攸把袁紹的書信呈上,然後詳細說明了來意。
袁術臉色一沉,用力一拍案几,怒道:“子遠莫非要殺我?”
許攸大笑道:“公路莫非有避禍之計?”
“我當然有避禍之計。”袁術冷笑道,“袁本初這個混蛋竟然算計到我頭上,我叫他血本無歸。”
許攸看看他,問道:“這話要我帶給本初兄嗎?”
“可以。”袁術點頭道。
………………
許攸帶著袁術的書信匆忙北上兗州會合袁紹。
袁術召集的袁耀,親信李業、楊弘、閻象、荀正、紀靈、劉勳等人商議大計。
袁紹的書信引起了袁術手下眾多謀士們的爭論。
很明顯,袁紹的目地不是為了幫助袁術稱帝,而是另有圖謀。以袁紹的實力,他怎麼可能拱手讓出帝王之位?
袁術胸有成竹的說道:“袁本初想幹什麼,我知道,他想利用我稱霸天下,但我何嘗不是想利用他的實力成就我的王霸之業?”
袁術的話說得很輕鬆,但一幫謀士們卻很現實。大漢四百年基業歷經奸閹、董卓和李翊的連番摧殘後,已經徹底傾覆。現在在這片土地上,大小不等的勢力誰不想奪取天下,稱王稱帝?
雖然有讖緯預言,有五德始終說的更替理論,但這些不能代替實力,稱王稱霸需要實力,沒有實力就想做皇帝,純粹是找死。
袁術的實力不強,目前沒有稱王稱帝的本錢,倉促稱帝必定會遭到敗亡之禍。
“如果曹操、公孫瓚、劉備都死在了河北戰場上,如果我能佔據中原,如果我和袁紹、李翊三足鼎立,那麼我能不能登基稱帝?”袁術笑著問道。
李業等人面色微變。
袁耀驚駭的看了的父親一眼,小聲說道:“父親大人,河北經此一戰後,雖然短期內元氣大傷,但將來……”
“將來,我袁家能不能坐穩這片江山,就看袁本初了。”袁術冷笑道,“兩人一條心,天下可得,如果自相殘殺,這片江山是誰的,就很難說了。”
眾人袁術決心已下,隨即不再相勸,集中精力商議奪取中原之策。
………………
三月初,七歲的劉茂在兗州昌邑城登基稱帝,年號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