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帶著鐵騎脫離戰場,掩護步卒大軍急速北撤。
荀棐率軍衝過戰場,尾隨在步卒大軍之後。
趙雲、閻柔等人率軍飛速殺到,擋住了張濟、王方和皇甫鴻的路,鐵騎大軍用密集的長箭封鎖道路,阻擋追兵。
皇甫鴻猛然勒馬站住,大聲道:“鳴金,立即撤出戰場,返回大營,快,快……”
金鑼敲響,大軍停下了腳步。
張濟、王方從前方先後趕來,質問道:“堅壽,為什麼要撤軍?不打了?”
“不打了。”皇甫鴻緊張的說道,“我們的計策一定洩漏了。你們看,北疆軍撤得不慌不忙,有條不紊,顯然早有準備。你們再看袁紹,我們一打,他反而撤得更快,任由北疆軍從容離去。這裡面一定有名堂,我們快走,先把大營守住,別讓人抄了我們的後路。”
“你是說,袁紹利用我們嚇走了北疆軍,然後反偷襲我們?”王方不可思議的問道,“堅壽,袁紹和趙雲、徐達打了一天,血肉橫飛,還有力氣打我們?”
“我不知道袁紹會不會打我們,但袁紹這一退,卻給了北疆軍撤出戰場的足夠時間。擊敗北疆軍的可能已經徹底喪失。”皇甫鴻擔憂的看看兩人,“袁紹現在想重新轉入進攻,幾乎不可能,即使他能鼓起士氣,率軍再攻,但北疆軍早已撤走,他想追也追不上了。既然擊敗北疆軍的可能已經沒有了,那他會不會趁機打我們?”
“現在袁紹損兵折將,士卒們也疲憊不堪,他哪裡還有力氣打我們?”張濟冷笑道,“不過堅壽的考慮有道理。袁紹不打了,就我們一支人馬追在北疆軍後面打,極有可能被北疆鐵騎殺個落花流水。我看還是撤吧,反正目的已經達到了。”
“我們的目的也不能說達到了,北疆軍還在,袁紹也還在,雖然他們的實力都受到了損失,但關中形勢並沒有因此而好轉。”皇甫鴻憂心忡忡地搖搖頭,說道,“事情越來越麻煩了。”
“麻煩?我看一點也不麻煩。”王方輕鬆的笑道,“雖然沒能實現原定的計策擊敗北疆軍。但北疆軍和袁紹都受到了重創,關中形勢已經得到了徹底的扭轉。堅壽,我看你太多慮了。”
………………
黃昏,渭橋。
日落西山,笛聲悠揚。
韓遂駐馬橋頭,面對點點殘陽,輕吹橫笛,悠然自得。
趙雲飛馬趕到,看著韓遂道:“此地一別,何時才能再見?”
韓遂想了想,輕輕一嘆,說道:“社稷若能安穩,你我當有再見之日。若大漢就此傾覆,你我恐怕相見無期了。”
“韓將軍太悲觀了。”趙雲笑道,“不出五年,你我必能再會於長安。”
韓遂凝神看看他,然後笑了起來,說道:“好,我等著。不過,這五年內,我是不會再出兵關中了。此次關中之戰,西涼軍遭受重創,元氣大傷啊。”
韓遂和馬騰率領西涼四萬大軍進關,加上一萬羌人,那就是五萬大軍。可是,剛剛抵達關中,先是一萬羌人互相殘殺,然後他們被北疆軍圍殲在南山亭。不久馬騰又帶著他的人馬離開了西涼軍,如今韓遂手裡只剩下兩萬人不到,地確是損失慘重。
“早知如此,我就不進關了。”韓遂仰天長嘆,心中極為傷心。
“韓將軍,西涼慢慢會好起來的。”趙雲小聲安慰道,“我大哥已經答應,每年將調撥給西涼足夠的賑災錢糧。有了這批錢糧,不但能穩定西涼,還能讓西涼人吃飽穿暖。”
韓遂點點頭,看了看趙雲,說道:“子龍,你回去後,代我謝謝大將軍。你告訴他,只要他能信守承諾,我就能確保西疆的穩定,確保大漢疆域寸土不失。”
趙雲連聲答應,說道:“這次謝謝韓將軍了。相助之情,北疆必將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