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洛陽畢圭苑。
夕陽如血,長槍如虹,鮮紅的血珠順著霸王槍的槍尖點點滴落。李翊駐馬立於屍橫遍野的戰場上,冷目四顧。
斥候飛馳而來,大聲彙報道:“主公,我軍在暗影組的配合下,已經順利攻進洛陽城。”
李翊點點頭,心中很滿意大軍在今天展開的三次行動。
大軍乘坐海軍戰艦,於今天黎明時分抵達孟津渡口,隨即對渡口發起了猛烈的突襲,輕鬆拿下了僅有五百守軍的孟津。
然後大軍兵分兩路,突襲洛陽東面的偃師和鞏縣,偃師守將劉靖見勢不妙,突圍逃往洛陽,卻被伏兵於此的典韋斬殺。
因為兩城計程車兵全被斬殺或者俘虜,沒有任何一人逃脫,李翊在中午時分,再次率領大軍,兵分兩路,一路突襲洛陽城,一路突襲洛陽城外的畢圭苑。
畢圭苑乃是西涼軍在洛陽地區囤積糧草的營地,不過因為地處安全的洛陽城郊,所以防守並算不上嚴密,董卓僅僅留下了三千人馬駐守。在李翊親自率領兩萬多大軍的攻擊下,一個多時辰後就被拿下。
而在李翊拿下畢圭苑的早一些時候,張飛率領的另一路大軍,在早已經潛伏在洛陽城中的暗影組的幫助下,輕鬆攻進了防守同樣空虛的洛陽城。
………………
董卓沉浸在失去劉靖的悲痛中,整日呆坐在大帳內,誰都不見。
劉靖追隨了董卓二十多年,對董卓忠心耿耿,是董卓最為信任的幾個兄弟和部下之一,感情非常深厚,彼此間信任無比。劉靖的突然死去,對他的打擊太大了。
田儀悄悄走了進來,輕輕說了一個更壞的訊息。
洛陽和畢圭苑全部陷落在北疆大軍手中。
這個訊息無疑是致命的,如果說劉靖的死是讓董卓傷心的話。那洛陽和畢圭苑的陷落,則是讓整個西涼軍陷入絕境,讓董卓這個西涼軍的主公陷入了絕望。
這個時候,董卓知道自己不能再沉浸在失去老友的悲痛中了。當即下令道:“急書牛輔、樊稠、張繡、胡軫,速速率軍回援洛陽,誅殺叛逆。”
………………
深夜,畢圭苑。
郭汜和張濟接到董卓的軍令後,立即從小平津關撤了下來。兩人最快的速度殺向了畢圭苑。
無論如何都要把畢圭苑奪回來!
一邊督促著麾下兵馬抓緊時間趕路,張濟一邊默默在心裡發著狠。無論對袁紹,還是對於他自己而言,這都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李翊率領一支孤軍突襲洛陽,糧草不濟,是西涼文武的共識,張濟也是如此認為的。因此,只要奪回畢圭苑,不但能夠解決己方大軍的危機,同時也把危機換給了北疆軍。
有了這樁功勞。就沒人敢再拿自己是憑著侄兒的關係而被主公看重說事兒,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可以得到外放的機會,得到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或者獨領一軍。就像侄兒張繡那些人一樣,凡事自己做主,不用再仰人鼻息。
天地良心,張濟沒有背叛袁紹,或者擁兵自重的打算,可目前在西涼軍中的這個不尷不尬的地位。實在是讓人窩火。
要知道,他可不是尋常角色,別看現在董相國風光無限,可這中間都有他張濟一份功勞的。當年在西涼的時候。從招攬名士,到招兵買馬,哪一件功勞沒有他張濟的影子?如今的西涼軍中,很多大將都是他招募起來的。
拔壯士於微末,挽狂瀾於既倒。這樣的功勞,哪點比別人差了?可偏偏那些自命清高。只會嚼舌頭根子的傢伙都視而不見。
想起某些人的嘴臉,怒火就在張濟的心裡熊熊燃燒。
沒錯,那些人動了動嘴皮子,就讓主公入主了朝廷。可是,沒有自己在,董仲穎能渡過剛起家最艱難的那段的時光嗎?
功勞是實實在在的,自己的身份也不差。張家也是西涼名門,雖然沒有四世三公的榮耀,祖上也是著實出過一些人物的。
再說了,後來跑來投靠的,還不都是憑藉那些八竿子打不著香火情?結果,沒人反觀自身,偏偏都拿眼盯著自己看。
他們這是嫉妒,吃裸裸的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