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上,孫堅和張飛攻克函谷關。
孫堅馬不停蹄,督軍猛進,先下新安城,後據澠池。張飛屯兵函谷關,不打了。
淳于瓊看到張飛佔據了函谷關,非常吃驚,急忙回頭去洛陽,結果洛陽也被黃忠佔了。淳于瓊不再進城見朱儁,他和黃忠客氣了幾句,率軍回河內去了。
荀攸再次找到張飛,他得到探子傳回來的訊息,豫州牧孔伷病逝,他讓張飛速派大軍控制穎川,佔據豫州。
張飛大喜,立即讓荀攸率領他的八千人馬南下豫州。
荀攸擔心地問道:“翼德,我把人馬都帶走了,難道你就帶三百親衛駐守函谷關?”
“哼……”張飛不屑地笑道,“誰敢打我?”
………………
四月上,弘農郡,澠池。
胡軫和牛輔兩軍會合後,急速向潼關而去。岳飛立即指揮大軍隨後追進,兵逼潼關。驃騎大將軍李翊率驃騎親衛軍進駐弘農城。
幾天後,破虜將軍孫堅趕到弘農拜見李翊。
兩人自去年洛陽一別後,已經一年沒見。此次久別重逢,早已經忘記了去年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兩人閒聊了一會,孫堅聽說張溫、袁滂、桑羊這些西疆戰場上的上官和同僚現在都在泉州,不禁非常感慨的說道:“過去我們和董卓一起打西疆的邊章、韓遂,現在我們調過頭來打董卓,想想真的很無奈。當年張太尉要是聽我的,把董卓殺了,哪有今天的事?大漢社稷怎會遭此浩劫?”
李翊安慰了他幾句,心裡面卻有些不以為然,你小子當初真要是把董卓給殺了,很多事情我就難辦了。
孫堅看看李翊,接著問道:“大將軍此次決意討董勤王?”
李翊笑道:“北疆大軍已經全部開赴潼關、蒲坂津一線,這就是我的決心。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再過幾個月,我就能拿下關中,救回天子。文臺兄的大軍是否也開赴潼關?”
孫堅苦澀一笑,從懷裡拿出一份信,說道:“這是老師給大將軍的信,請大將軍仔細看看。”
朱儁在信中嚴厲批評了張飛,說他驕恣枉法,目無法紀,無視大局。在大戰最關鍵的時候,不去進擊函谷關,卻去搶佔洛陽城和洛陽南部的關隘。朱儁勸誡李翊,以社稷為重,吸取董卓的教訓。在目前這種情況下,還是不要進駐洛陽為好,免得遭到各地州郡的懷疑和指責,讓討董勤王大業前功盡棄。
李翊的臉色有點難看,尼瑪這朱儁也太不是東西了吧,洛陽及其周邊地區全是勞資的人打下來的,勞資的人不進去,難道讓你進去?
孫堅勸道:“老師是什麼人,大將軍心裡有數,所以大將軍也不要過分怪罪老師。”
李翊冷笑一聲,放下書信,問孫堅道:“這麼說,文臺兄要堅守在澠池和新安一線,阻擋我北疆軍進駐洛陽的腳步了?”
孫堅無奈苦笑道:“大將軍,請恕下官失禮了。為了儘早讓各地州郡尊奉朝廷,穩定社稷,這是唯一的辦法。請大將軍體諒一下社稷的難處,天下蒼生的痛苦。”
孫堅隨即把朱儁的意思詳細說了一下。
原來,在徐達在前些時候解除對朱儁的軟禁之後,朱儁就回到洛陽,接手了他之前的一些軍隊。而在大軍取得勝利,佔領河南尹其餘地盤之後,朱儁已經以最快的速度向冀、兗、青、徐、揚、豫、荊等州郡送去了報捷文書,說京畿之地已經被攻克,董卓已經敗退關中,長公主和朝廷即將歸返京城,請諸位州郡大吏立即派人到京城議事。
朱儁希望李翊立即奏請長公主和泉州朝廷南下,同時懇請李翊立即撤出駐京的所有北疆軍隊。
“我已經派出飛鴿傳書,奏請長公主和朝廷立即返回京城。”李翊淡淡的說道,“但關於撤出駐京軍隊一事,絕對不可能。我北疆將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地盤,絕不可能拱手相讓。”
孫堅臉色尷尬,眼裡露出一絲怒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