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書友悠然之德投出的月票,繼續求保底月票。另外,今天兒童節,也不知道雪戀的書友有沒有還過這個節日的,但還是祝大家兒童節快樂!
…………………………………………………………………………………………………………
正月中,河東,河北城驃騎大將軍營。
大帳外面大雪紛飛,寒風呼嘯。
大帳內氣氛凝重,除了火盆內燃燒的炭火偶爾發出幾聲清脆的“噼啪”聲以外,再無聲息。
李翊是在新年之後,才來到河東,打算剿滅盤踞在河東白波谷多年的白波黃巾軍,平定後方,為開年之後的再度向董卓發動進攻做準備。
但是這平叛還沒有開始事情就找上門來了。
李翊望著案几上的地圖,低頭沉思。徐達、常遇春、宇文成都、陸文龍、徐茂公、劉伯溫、郭嘉、荀彧等人在傳看長公主的手詔。
泉州朝廷剛剛建立,長公主要想得到各地州郡的擁護,首先就要扭轉當前的嚴峻形勢,讓各地州郡看到重振社稷的希望,看到長公主強悍的實力。這樣各地州郡才能忠心擁戴長公主和朝廷,才能眾志成城,上下齊心,擊敗董卓攻佔長安是扭轉當前嚴峻形勢的唯一途經。
打長安需要時間,需要兵力,需要錢糧,因此長公主能否得到冀州的支援成了扭轉當前形勢的關鍵,然而,偏偏這個關鍵現在出了問題。誰都沒有想到,僅僅過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泉州朝廷就面臨崩潰的絕境。
韓馥和袁紹為了控制這個新朝廷,聯合各地州郡,在長安大戰即將開始的時候,要求重建皇統。這種赤(裸)裸的要挾和威脅實在無恥之極。
“這還商議什麼?”常遇春怒氣沖天地說道,“朝廷如果不能滿足韓馥、袁紹等人的要求,這三路夾攻,中路取勝的攻擊之策肯定不能執行。沒有冀州錢糧的持續供應,沒有三路大軍的夾擊,僅靠我們北疆一己之力,根本無法擊敗董卓。這仗己經不能打了,還是立即改變策略,轉而拿下冀州,先穩住黃河以北的州郡,然後再圖勤王討董,振興社稷。”
李翊恍若未聞,依舊看著地圖。
常遇春一開口,北疆諸將和府內掾屬隨即互相爭論,大帳內的氣氛頓時一改剛才的沉悶,突然火爆起來。
荀彧說:“過去先帝迫於各地黃巾軍叛亂的壓力,把部分大州的刺史改為了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的州牧,還允許各地州郡大量擴充郡國兵和各地門閥富豪籌建義兵。各地州郡大吏因此得以手握重兵,直接造成了今天州郡擁兵自重的惡果。”
“最近一年來,各地州郡為了討董,為了平叛,不但肄意用兵,還截留了兩年的賦稅,這極大的刺激了各地州郡的大吏們。誰願意放棄已經到手的權力和財富?韓馥、袁紹、劉岱等人之所以要重建皇統,其真正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控制朝廷,保住自己已經得到的巨大利益。”
“現在看來,指望他們這些人,是拯救不了社稷了。主公毫不猶豫地放棄了所有北疆軍政,太傅放棄了青州軍政,而韓馥卻死死抱住自己手中的權力不放,由此可見他對權力富貴的貪婪。韓馥連一州軍政都不願放棄,我們還能指望他給大軍提供錢糧,幫助朝廷勤王討董?”
“我說過,這個朝廷是個四不像朝廷,很難對州郡產生威懾力,遲早都要出事,只是沒想到這麼快就出事了。出事了也好,可以讓我們看清韓馥和袁紹這些人的真面目,朝廷也可以因此對一些重大策略迅速作出調整,以免將來深受其苦。”
不過,荀彧、郭蘊等都反對攻打冀州。荀彧說:“如果我們也違抗朝廷的旨意,肆意用兵攻打冀州,那我們和韓馥、袁紹等人有什麼區別?長公主和朝廷還要不要尊奉?攻打冀州,也就等於和各地州郡決裂。雙方打起來後,中原戰火連綿,生靈塗炭,誰來勤王討董?誰來拯救社稷?”
荀彧等人建議在維持長公主和朝廷地位的基礎上,適當讓步,甚至可以答應韓馥和袁紹,把長公主和朝廷遷到冀州去,但北疆的條件只有一個,那就是收回北疆交出去的所有權力。既然韓馥和袁紹等人不願意讓權,我北疆為什麼要讓權?
荀彧說:“這種讓步對北疆沒有任何損失,我們既維持了長公主和朝廷的地位,又滿足了冀州和其他州郡的要求,同時也得到了他們適當地援助。當然,在北疆沒有徹底擺脫各種危機的情況下,我們只會攻打長安以緩解自身的困難,而不會再任由長公主和朝廷的驅使,去打長安,去勤王討董。將來北疆強大了,我們再圖謀興國之策。”
軍方的人大部分不同意攻打冀州,但也不同意荀彧等人的意見繼續攻打長安。
常遇春說道:“各地州郡擁戴劉虞為帝的做法,雖然從表面上看,有摧毀劉虞,奪取權柄控制朝廷的企圖,但他們真正的目的顯然是為了削弱和掣肘主公的權勢。一旦北疆讓步,韓馥和袁紹控制朝廷,他們假借三路大軍攻打長安的機會,誘使我們和董卓拼個你死我活,北疆勢必遭到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