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中,泉州。
安平國國相張岐,冀州府長史劉恭,從事審配,渤海郡的從事許攸、逢紀,還有其他各州郡官吏共十七人冒著風雪趕到了泉州。他們代表各州郡大吏,聯名上表,要求廢黜當今天子,重建皇統,正式建朝。
長公主聞訊後駭然心驚,立即手詔一份,以八百里快騎急送河東,督請正在河東剿滅白波賊的驃騎大將軍李翊急速回朝。長公主府陳紀迅速指揮虎賁衛士包圍了太傅府。
太傅劉虞勃然大怒道:“如今天子蒙難,奸侫禍國,社稷危難,你等州郡官吏不思報國,卻反而策劃這種逆謀來玷汙我的聲名,天理何在?”
張溫等朝廷大吏捶胸頓足,仰天長嘆:“社稷敗亡在即,非人力所能挽回。”
老臣們萬萬沒想到,泉州朝廷建立一月有餘即遭崩潰之禍,但更讓他們始料未及的是,罪魁禍首不是別人,卻是士人自己。
驃騎大將軍府寇準急報李翊,泉州朝廷突遭變故,懇請主公立即下令收回北疆所有軍政大權,把北疆的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
三府合議,寇準建議泉州朝廷全力解決皇統危機,太傅府暫時不再處理國事,太傅府所有政務暫時交由驃騎大將軍府處理。
寇準奏請長公主,立即以八百里快騎急赴晉陽,命令奮威將軍徐達立即率八千大軍南下,陳兵壺關,防備冀州有變。再下旨給討逆將軍、河間國相公孫瓚,命令他立即率步騎兩萬,準備南下攻打鉅鹿、安平,渤海三郡國。
張溫、崔烈、馬日磾等老臣堅決反對動用大軍威脅冀州。
寇準縱聲吼道:“此等禍國奸侫,豈能不殺?”
長公主左右為難,手足無措。
盧植面對激動的寇準,極力勸阻。建立泉州朝廷的目的是為了制約各方權勢,阻止各地州郡擁兵自重,最大程度地整合各地州郡的力量,以便勤王、討董、平叛,挽救社稷。所以無論出了什麼大事,我們都要從這個目的出發,想盡一切辦法化解危機,保住長公主和朝廷的無上權威。
此次各地州郡擁戴劉虞為帝,引發皇統危機,看上去大漢形勢非常嚴峻,朝廷瀕臨崩潰邊緣,但其實仔細想一想,這也不算什麼大事。
韓馥和袁紹等州郡大吏之所以要這麼做,無非是不甘於自己的權勢被鎮制,想從泉州朝廷得到更多的權力。他們的本意是要挽救社稷,是想讓朝廷更加穩固更加具有權威,而不是想摧毀這個朝廷。如果社稷沒有了,他們能得到什麼?這麼淺顯的道理他們也不懂?
因此,解決這場皇統危機的辦法不是使用武力強行鎮制各地州郡,而是重新分配權力。只要朝堂上各方權勢平衡了,各方都能從社稷振興中得到最大利益,這場危機自然也就平息了。武力威脅解決不了危機,只會逼迫各地州郡擁兵自重,和朝廷反目成仇,引發雙方對抗挑起戰火,這樣不但加速了危機的爆發,更有摧毀朝廷和社稷的隱憂。
寇準冷笑,毫不客氣的駁斥了盧植。
寇準說道:“泉州朝廷能建立,是因為我家主公和北疆做了巨大讓步。諸位都是朝中老臣,應該清楚朝廷的權力平衡已經到了極致,沒有再次調整的可能。當初老臣們從長安帶來的建朝策略,是許多大臣一起籌謀的,其中諸多關鍵問題都經過了他們的仔細推敲,都是他們深思熟慮的結果,幾乎無懈可擊。以太傅劉虞的威望和我家主公的武力作為朝廷的主體構架,這個主體構架因為劉虞和我家主公的關係,顯得非常牢固和強悍。而正是因為有了這個強悍的主體構架,有了迅速振興杜稷的可能,各地州郡才會積極響應,紛紛雲集而來。”
“討董聯盟的失敗就是因為沒有一個強悍的主體構架,袁紹本身力量不足。雖然他利用袁閥盤根錯節的關係拉攏了一批州郡,手上也有承製詔書,但他實際上並沒有真正掌握多少力量。你們這些老臣之所以輕視袁紹和討董聯盟,沒有把他們作為一股力量考慮到權力分配中去,原因也在於此。州郡力量就是一盤散沙,它只能附庸於主體構架,在主體構架的控制下逐漸凝聚形成合力。”
“現在各地州郡因為不滿自己的權勢被朝廷剝奪,所以假借重建皇統之名,威脅朝廷重新分配權力,妄圖以州郡力量作為朝廷的主體構架。”
“劉虞是無辜的,他只是一個犧牲品,朝廷權力鬥爭的犧牲品。從情理和律法上來說,他都沒有資格繼續執掌權柄了。如果長公主同情他的遭遇,赦免了他的罪責,劉虞就算非常幸運了。劉虞離開朝廷後,行丞相事的大權應該由誰來填補?按照子幹先生的說法,要重新分配權力,那自然是韓馥了。韓馥代行丞相事,袁紹就能成為三公之一,主掌監御史府。如此一來,朝廷的主體構架就變成了各地州郡的力量,換句話說,就是由袁紹和討董聯盟控制朝廷。
袁紹輕而易舉地控制了泉州朝廷,此事對朝中老臣來說,雖然心有不甘,但也勉強可以接受。老臣們的目的盧植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了,只要能挽救社稷,任何犧牲都可以,犧牲劉虞也可以。
寇準揮舞著雙手,怒不可遏的大吼道:“你們兩手空空跑到北疆,又是設朝,又是掌權,該拿的東西你們都拿去了,你們當然無所謂什麼犧牲,你們當然能忍受。但我們不能忍受,北疆不能忍受,我家主公不能忍受。今天你們可以犧牲太傅,犧牲青州利益,明天你們就能犧牲驃騎大將軍,犧牲北疆利益,將來你們就可以犧牲天子,犧牲大漢社稷的利益。長此以往,你們還有什麼不能犧牲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