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召喚之三國霸業> 第0425章 南下北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425章 南下北上 (2 / 2)

………………

七月下,驃騎大將軍率領大軍,行進到了泰山郡南部的蒙山之南的費國一帶。這時候,他接到了從長安傳過來的訊息。

看完飛鴿傳書,李翊神色凝重,久久不語。

徐庶急切地說道:“大將軍,立即阻止他們到北疆,把公主送回長安,否則我們麻煩大了……”

李翊忽然站起來,笑道:“不,傳書給留守泉州的桂英,讓她給長公主賀喜去。”

“大將軍……”郭嘉伸手一把拉住舉步欲行的李翊,十分不滿地說道,“大將軍,難道你要放棄制衡,放棄北疆?現在放棄制衡,放棄北疆,轉而去勤王打長安,根本就是飲鴆止渴之策,是拯救不了大漢江山社稷的。你看看董卓,他手裡有天子,有軍隊,掌控著天下權柄,但他穩定了社稷嗎?沒有,正是因為他的無能,我大漢社稷才墜入了萬丈深淵,才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難道大將軍自認為北疆的實力已經足以拯救天下,穩定社稷了嗎?”

李翊停下腳步,看看幾個謀士,平靜地說道:“沒有,我沒有這個本事,你們也沒有這個能力,北疆更沒有這個實力。所以,我才需要長公主府,需要崔烈、張溫、馬日磾這些大漢肱股之臣的幫助。我們只有上下齊心,群策群力,才能完成先帝的重託,才能拱衛和振興我大漢社稷。”

“你們和我在一起很長時間了,我是什麼人,我是怎麼想的,你們應該很清楚。”李翊望著案几上的一堆文卷,輕輕嘆道,“先帝遺詔是怎麼寫的?我怎能辜負先帝對我的信任和重託?如果不能完成先帝的遺命,我又有什麼面目去見先帝於九泉之下?做人也好,為人臣子也好,首要是忠義,如果我連忠義都做不好,我還是人嗎?你們還願意幫助我嗎?不會的,沒有人願意成為我大漢的叛逆,背下世世代代的罵名。”

“或許天子不能理解我拱衛和拯救社稷的辦法,或許朝中的大臣們也視我為大漢最大的禍患。但我捫心自問,我沒有做錯什麼。”李翊示意眾人跟上,緩緩向大帳外走去,“我和你們一樣,都堅信我們有能力挽救和振興社稷,但我們需要很長的時間,需要更多的力量。”

“天子在薊城設公主府,又派七位老臣來輔佐公主,天下人會因此相信我李翊是絕對忠於天子,忠於大漢的。這對北疆,對我本人而言,是一件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比如現在我們到冀州買糧食,雖然出錢的是我們驃騎大將軍府,但出面的卻是大漢的長公主。試問韓馥還敢推三阻四嗎?試問冀州的門閥們還敢出口拒絕嗎?此時袁紹也好,袁術也好,韓馥、劉岱也好,面對長公主的時候,他們將做何選擇?是不是乾脆連長公主都拒絕承認,說她不是先帝所出?”

“沒有人敢說這話。袁紹雖然敢殺四位朝廷大臣,但他卻不敢不承認長公主。長公主還小,目前沒有什麼威儀,但她背後是我李翊,是我北疆幾十萬大軍,有我們站在她背後,誰敢說個‘不’字?長公主的背後還有崔烈、張溫、馬日磾、袁滂、陳紀、楊彪、丁宮七位老臣,這七個人放眼天下,除了天子,誰能惹得起?憑袁紹那點本事,他一個都惹不起。”

“長公主府中的七位老臣,張溫、丁宮、袁滂都是我過去的上官,拋棄我們彼此之間的政見分歧不說,就個人感情而言,七位老臣肯定能和我們坐到一起。不管怎麼說,我們的目的是一樣的,都是為了社稷,為了天下蒼生,為了我大漢千秋萬代的國祚。”

“我北疆有了這七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再加上我的外父蔡邕、鄭玄等大儒,其實力增長之快,恐怕不是你我所能想象的吧?”李翊看看眾人,笑著說道,“你們不是說北疆貧窮,沒有儒士願意受闢嗎?你再過一段時間看看,我北疆諸府不是沒人願意受闢,而是人滿為患了。”

“只要我們和長公主,和諸位老臣齊心合力,兩三年之內不但能穩住北疆,更能勤王除奸,振興社稷。”

眾人心情沉重,默然無語。主公就揀好的說,對北疆未來的隱憂卻隻字不提。

天子下旨在薊城設長公主府,徵辟七位老臣效命於長公主府,其目的顯然是為了制衡和削弱自家主公的權柄。

但從目前形勢來說,利用長公主的權勢逼迫自家主公給京畿提供物資好像沒什麼太大意義,因為北疆本身比京畿的狀況也好不到哪裡去,能提供的物資非常有限。既然如此,董卓為什麼還要這麼做?為什麼要激怒主公?難道要借主公的手殺掉這些老臣,讓主公和北疆變成叛逆,和袁紹徹底走到一起?但這對董卓有什麼好處?

退一步說,即使主公尊奉天子旨,和長公主府共處北疆,但北疆和六州二都護府的兵事權都在主公手上,軍隊也在主公手上,長公主府能不能起到制衡作用,全在主公一念之間。

說白了,如果自家主公有藩鎮割據之心或者有篡奪社稷之意,那長公主府就是一個擺設,什麼作用也沒有。

當然,如果主公忠於天子忠於大漢,這個長公主府的權勢就隱約凌駕於驃騎大將軍府之上了。

可這樣一來,兩府的權柄之爭隨即開始,從軍隊到府衙,從軍官到官吏,沒有哪一個人能避開這場權力紛爭的漩渦,其產生的後果很難預測。

巨大的內耗勢必要讓北疆實力受到減損,不過這需要一段時間,這無助於董卓解決目前京畿所面臨的危機。(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