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這天夜裡,董卓率軍悄悄進入了函谷關。
…………
八月戊辰日(二十五日),洛陽。
上午,車騎將軍何苗攜何太后懿旨趕到了大將軍府。何太后不願屈從於京畿重兵的脅迫驅逐中官,她讓何苗告訴何進,她絕不會讓步。
何苗舊調重彈,再次說到中官對何氏一族的恩惠,懇求何進得饒人處且饒人。
何苗說:“當初我們隨妹妹一起從南陽來到洛陽的時候,一無所有,身份低賤,都是依靠宦官的幫助我們才有今天的榮華富貴。洛陽的形勢你也清楚,一旦奸閹出宮,士人勢必吸取上次的教訓,捕而殺之。這樣朝堂之上就剩下我們和士人對壘,其結果如何,誰能預料?如今外有北疆的李翊,內有洛陽計程車族權貴,維持洛陽的勢力平衡才是重中之重。兄長可不要上了那些士人的當,給自己惹來無窮禍患?”
何進詫異地問道:“看不出來你還有長進了,不錯不錯。你這話是不是你府中的長史樂隱說的?”
何苗不理他,繼續說道:“你只要利用現在京畿的複雜形勢迅速控制西園軍,這洛陽就是你說了算,你何必這麼急著要殺中官?”
“我無意誅殺中官。”何進說道,“既然你知道洛陽的事怎麼處理,那你就回去對太后說,我需要時間,需要用緩兵之計穩住太傅袁隗和那幫士人,我需要中官暫時離開皇宮。”
何苗擔憂地說道:“這緩兵之計如果讓袁隗看出來,他搶在你掌控西園軍之前把中官全部殺了,那這事……”
“西園軍的五營將士已經被我完全控制,現在就差淳于瓊的那三營一萬五千人了。”何進不慌不忙地說道,“只要董卓的大軍進入潼關,我就可以徹底解決西園軍。所以,你告訴太后,請她為了我們何家,務必相信我一次。”
………………
下午,何太后的懿旨送到大將軍府。
何太后宣何進到長秋宮議事。
何進遲疑不決。他不想去,但如果何太后不能理解自己的意圖,執意堅持己見拒絕驅逐中官,自己就無法趁此良機徹底解決西園軍和穩定洛陽的局勢。
今天這個機會千載難逢,稍縱即逝,不能耽擱。
何進想了很長時間,最後還是決定親自進宮勸說何太后。
為了安全起見,大將軍何進讓吳匡、張璋兩人帶了三十騎,三百親衛隨行,並急令虎賁中郎將袁術帶五百虎賁羽林在南宮外負責警戒。
何太后上午聽了何苗的回奏後,將信將疑,她和趙忠、張讓等人商量了很長時間,覺得大將軍的話不可信。
趙忠說:“現在大將軍和太傅兩人根本無視天子和太后的存在。他們隨意處置西園軍,撤換西園軍校尉,把西園軍併入北軍,大將軍居心何在?還不是為了獨霸權柄?”
張讓說:“即使大將軍所說是真的,那也要和他約法三章。太后應該獨掌內廷大權,讓大將軍和太傅同掌外廷大權,無論如何不能讓大將軍獨霸權柄,隻手遮天,為所欲為。”
何太后為了說服大將軍,特意讓趙忠等人退出了長秋宮。
大將軍何進詳細向何太后奏稟了今日洛陽的局勢,把自己的想法解釋了很多遍,但何太后從何進的字裡話間還是敏銳地察覺到了何進想獨霸權柄的野心。
只是何進說的句句在理,何太后無力反駁,最後她只好搬出趙忠的話說道:“本宮可以答應你們罷免中官,把他們驅趕出宮,但西園軍不能併入北軍。西園軍是先帝所置,你們不能在先帝屍骨未寒的時候,就把他費盡心血建立的西園軍給解散了。本宮無論如何不答應。”
何進頭一昏,氣得差點吐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