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大婚辦得非常隆重,洛陽上下都沉浸在喜氣裡。
這位新妃子姓唐,出自穎川唐氏世家,祖上數輩都曾在朝為官,其父唐瑁乃穎川大儒,現為穎川太守。
這門親事是太后的母親舞陽君親自訂下來的,先帝也很滿意,所以一切辦得都很順利。
不過,讓舞陽君感到奇怪的是,這次皇帝大婚主事的都是朝中大臣,而在宮內進進出出的很多小黃門、黃門侍郎也都是長鬍子的世家子弟,過去很熟悉的一幫老中官卻一個也沒看到。
舞陽君於是就問女兒何太后道:“趙忠趙侯爺怎麼沒看到?老親家張讓張侯爺怎麼也沒看到?還有郭勝郭侯爺,她和我們家有幾十年交情了,怎麼也沒看到?都病了?”
何太后想到這事就生氣。她把事情的前因後果對自己的母親詳細說了一遍,最後說道:“哥哥現在大權獨攬,強橫霸道,誰的話都聽不進去,甚至連本宮他都敢威脅。”
舞陽君覺得兒子做得太過份了。
正好這天大將軍何進進宮拜望母親,舞陽君就把這事說了一下。她絮絮叼叼說了許多,說郭勝如何如何對何家有恩,說趙忠如何如何幫助何家,張讓就更不用說了,自己的親家,怎麼說胳膊肘也不會往外拐。
何進一個勁地點頭,好像都聽進去了似的。
出宮之後,何進立即召見袁紹。何進憤怒地責問袁紹道:“怎麼到了今天,這些奸閹還在京城?你這個司隸校尉都在幹什麼?難道連把幾十個奸閹趕出京城的事你都做不好?”
袁紹無奈地說:“下官找了各種藉口,把該抓的都抓了,但這些人轉眼就被車騎將軍拿著太后的懿旨帶走了,下官怎麼辦?下官總不能抗旨吧?趙忠、張讓那些侯爺我就更不敢碰了。”
何進氣道:“多帶人馬,立即給我挨家挨戶地去趕,不走的就給我捆起來送出京城。”
………………
趙忠、張讓,郭勝等老中官大為恐慌,紛紛重禮賄賂舞陽君和車騎將軍何苗,請他們向太后和大將軍求情,讓他們留在洛陽。
趙忠和郭勝跪在舞陽君面前老淚縱橫地哭訴道:“大將軍下令各州郡的府衙抓捕我們的宗族親人,抄沒我們的財產,我們就是回家也是死路一條啊。看在我們多年交情的份上,給我們一條活路吧,反正我們也老了,活不了幾年了。”
張讓的兒媳是何太后的妹妹,張讓為了全家的性命,竟然不顧上下尊卑,跪在自己的媳婦面前磕頭哀求。
何太后的妹妹哭哭啼啼地跑到母親舞陽君面前替自己的公公說情。舞陽君心裡不忍,匆忙入宮覲見何太后。
舞陽君說:“女兒,這大漢國天子最大,其次就是太后最大,誰要是不聽天子和太后的聖旨,那不就是謀反嗎?”
母親的話,讓何太后聽得怦然心動。
是啊,這大漢國天子最大,而自己是天子的母親,自然該僅次於天子了。其他人都是自己跟天子的臣子,現在自己代天子臨朝,自己說什麼,其他人要是敢有什麼反對意見,那就是抗旨不尊,就是想要謀反!
何太后的目光銳利起來,某種決心更加堅定了。
………………
八月十五,何太后下詔,讓諸常侍和部分宦官入宮隨侍。
大將軍何進和太傅袁隗聯合九卿大臣同時上奏,勸諫天子和太后不要違抗民意再召中官入宮,這對穩定洛陽局勢沒有絲毫助益,相反會增加洛陽的動盪。
如今驃騎大將軍還在幾千裡之外的大草原上,不知道何時才能南下。洛陽需要一個穩定的朝堂給遠征漢軍以強有力的支援,如果因為中官入宮造成洛陽大亂,讓驃騎大將軍在大草原上的行動造成影響,甚至失敗,這會給大漢國帶來深重的危難。
何太后生氣了,她當著太傅袁隗的面把大臣們的奏章摔到了地上。這些人太大膽了,竟然拿驃騎大將軍來壓自己。他們當自己是什麼人了?自己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后!
何太后說道:“是誰讓洛陽動盪不安?是中官還是你們?本宮已經依照你們的要求把諸常侍和小黃門等眾多宦官罷職了,但你們變本加厲,不但要把他們趕出京城,還要把他們趕盡殺絕,你們眼裡還有皇帝,還有本宮嗎?為什麼皇帝的旨意你們不聽?為什麼本宮的旨意你們不聽?現在本宮臨朝主政,本宮想怎麼辦就怎麼辦,難道本宮還要任你們擺佈不成?”
太傅袁隗被罵得啞口無言,狼狽不堪地回到了尚書檯。
司空劉弘和尚書令盧植等大臣簡單問了一下情況後,一個個眉頭深鎖,苦思對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