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的糧草輜重即將運抵杜家嶺,可以暫解燃眉之急。我們的部隊剛剛戰勝敵人,士氣高漲。所以我認為,我們有實力殲滅叛軍。這一戰,不但可以打,而且還一定是個勝仗。”
韓當神色堅決地望著李翊,提高聲調說道:“主公,我們全體將士向你請戰。”
李翊微笑不語。
張飛接著大聲說道:“大哥,機不可失啊。我們在孫家峪的損失,這一戰可以全部撈回來。”
荀棐目視張飛,對他微微搖頭,示意他不要再說了。
荀棐非常失望。他已經感覺到李翊沒有再戰之意。
李翊是真的沒有再戰之意了。他率領三萬五千大軍東進遼東,一連幾戰打下來,雖然每一戰都是取得了大勝,戰果輝煌,可所謂殺敵三千自損八百,幽州軍的損失也不少。
剛才韓當算的不錯,如今幽州軍的可戰之兵,已經只有兩萬五千人了。也就是說,這一連串的戰鬥打下來,幽州軍已經傷亡了整整一萬。其中陣亡超過四千,重傷有兩千多,輕傷也有三千左右。這些重傷計程車兵,一半多返回軍中已經成為不可能。
而且,戰鬥打到現在,李翊想要達到的戰略目的幾乎都已經達到了。遼東屬國將近二十萬叛軍,現在就只剩下公孫雷的三萬人馬,還有公孫晗和公孫章手中的大概兩萬人馬。而且,這些人現在恐怕都被自己打的心驚膽戰,沒有戰鬥的欲*望了。
據斥候來報,在扶梨河一戰之後,原本遊蕩在白狼水沿岸的公孫雷部,已經消失在白狼水一線了,應該是退到了醫巫閭山東面的遼東郡無慮縣地界了。
至於公孫晗和公孫章這兩人率領的叛軍,經歷了杜家嶺的慘敗,如今守住扶黎縣已經不可能,唯一的退路就是退往大沼澤東面的險瀆和房縣,甚至進一步往東,渡過大遼水,進入遼東郡。
透過自己派往遼東三郡的探子回報的訊息,懾於自己去年在剿滅黃巾軍的戰場上的赫赫戰功,以及在遼東屬國的輝煌戰績,如今遼東三郡諸豪強的戰鬥意志已經很低了。大部分的豪強趨向於投靠他,只有極少數人依然賊心不死,妄圖負隅頑抗。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要做的,就是爭取這大部分打算投靠自己的人,打擊那極少數反抗份子。
作為一個將領,李翊當然希望馳騁疆場,用手中的武器教那些敵人做人。可是,作為治下擁有三百多萬百姓的一方之主,理智卻告訴李翊,如今遼東的局面,戰爭已經不是解決的最好手段。
在李翊看來,戰爭與政治,可不僅僅是它們的首字母相同。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曾經說過,“戰爭無非是政治透過另外一種手段的延續”,李翊認為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
從表面看來,戰爭充滿了盲目性、殘酷性和不可預知性,它似乎受著超然力量的支配象恐怖大王忽然從天而降。轉瞬間,原本互不相識的人們便在某個陌生的地方瘋狂地撕殺起來,戰場上血流成河,屍橫遍野,令人慘不忍睹。
然而,先哲們還是能夠透過貌視離奇的、紛繁複雜的戰爭表象看到引發戰爭動因的國際國內政治因素“,他們告訴人們,戰爭往往並不是起因於這樣那樣動聽的所謂理由和理性,也不是充滿神秘色彩的未知力量作用的結果,而是政治的需要,即戰爭是政治透過另一種手段(暴力)的繼續,或者毋寧說戰爭本身就是政治。
即使在李翊曾經生活過的現代社會,以這樣的觀點來考察現代戰爭和國際衝突,也會給人以撥雲見日之感。就如頗有代表性的伊拉克戰爭以及戰後伊拉克局勢所引發的一系列國際爭鬥和政治危機無不表明這一原理的真理性。
世紀之交,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衰退和震盪,任何經濟手段和政治手段似乎均無濟於事,長期的經濟陰翳在經濟負擔日益加重且占人口絕大多數的社會階層中間所激起的怨憤對各國執政府產生巨大的政治壓力。
為了不至於失去對社會局面的掌控,統治者階級需要轉移公眾視線,需要有備受本國人民關注的突發事件發生。這時,戰爭往往是冒險政府的選擇之一。對於美帝來說,出於種種利益——經濟、政治以及帶著擺脫危機的幻想——的考慮,它就會憑著其超強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不顧一切地發動這場它所急需的然而缺乏正當理由的戰爭。
可見,伊拉克戰爭決不僅僅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恐怖主義、自由解放等等冠冕堂皇的理由所追求的目的,相反,它是為了美國本國的政治需要,以及美國未來經濟利益之所需。
美國在如期實現對伊拉克的軍事佔領之後,卻不能真正駕馭伊拉克局勢,美國預期的戰後重建以振興和刺激國內經濟復甦的計劃和挖掘石油利益的政策遭到破產,國內公眾對伊拉克戰爭的期待落空以及伊拉克戰爭的歷史使命完成之後,伊拉克戰爭又轉化為美英國內執政黨的政治信任危機,從而使其再度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
炒得沸沸揚揚的美國假情報危機,英國伊拉克門風波,凱利自殺事件,強國之間的結怨爭吵等政治內幕不斷自動暴露出來。這些事件充分表明,伊拉克政局的動盪再次演變為戰勝國國內不同政治派別以及國際政治勢力互相傾軋、爭權奪勢的政治表演。在這裡,戰爭和政治真正融合為一體。
對於如今的李翊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他為什麼要攻打遼東,還不是為了實現對遼東四個郡國的統治。
統治遼東是他的政治目標,發生的這一場戰爭,不過是他的政治目標沒有達成的情況下,發生的延續手段而已。
現在,實現他的政治目標有了其它的可能性,戰爭這種終極手段可以暫時放開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