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部隊撤回漳水南面的南宮縣時,劉備統計了一下,他那五千人馬尚餘一千五百多人。這真是一朝回到解放前啊。
援兵?如今冀州還有什麼援軍?李翊的大軍在鄴城跟黃巾軍首領張角的十五萬大軍鏖戰。而公孫瓚因為界橋之戰的失敗,也不跟劉備玩了,率領麾下三千騎兵走了,他只剩下手中這一千五百人而已。
一想起背後的五萬黃巾大軍,劉備腦後就發涼。黃巾軍厲害,怪不得當初以皇甫嵩,朱儁,董卓,盧植幾員大將,十萬兵馬的實力,也連遭敗仗。
當時,南陽張曼成的黃巾軍率軍攻克南陽城,殺了太守褚貢。波才率領的潁川黃巾軍連續擊敗朱儁,並將皇甫嵩和朱儁圍困在長社,要不是波才作戰經驗不足,差一點就把皇甫嵩和朱儁一鍋端了。廣陽的黃巾軍就更厲害了,攻破薊城,殺死幽州刺史郭勳和太守劉衛。鉅鹿附近的黃巾軍更牛,一口氣把安平王劉續和甘陵王劉忠都俘虜了。盧植率軍攻打廣宗的黃巾軍,也屢戰不勝,未能得逞。董卓根本就沒有勝過一戰。
縱觀整個大漢朝,也就是李翊那小子,在黃巾軍手中還沒有吃過敗仗。但如今那小子的形勢也不妙,被張角率領十五萬大軍圍在了鄴城,說不定就要吃到第一場敗仗。
劉備有點灰心喪氣,一路上督軍急行。後面黃巾大將褚燕的部隊正在銜尾猛追,一刻不停。
………………
公孫瓚也是被黃巾軍打得一路逃竄,狼狽不堪。好不容易逃回南?,張梁率部又渡漳水而來。公孫瓚無奈,只得放棄南?,繞過大陸澤往西,打算途徑趙國南下鄴城,跟李翊的大軍匯合。
幾天前他還雄心勃勃,準備帶著部隊偷襲黃巾軍大本營廣宗,立下大功,沒想到一轉身就被黃巾軍趕得上天無門,入地無路。他現在恨劉備恨得咬牙切齒,沒事要瞎折騰。假如按照最初跟李翊的計劃,在攻下南?後就西進跟李翊匯合,如今肯定已經到了鄴城,現在也不會被黃巾軍追殺得這樣可憐。
回想一下,還是跟著李翊一起的時候好啊,自己不需要操心,只要按照他的命令去做,勝利就一次次的到來,戰功也是一個接一個。
公孫瓚真的有些後悔了。
就在這個時候,他在湡水畔的蘇人亭看到了岳飛。
………………
原來,岳飛在接待了李翊派回幽州的使者,瞭解了冀州的戰局後,並沒有馬上單騎南下,而是率領新組建的一萬騎兵部隊一起南下。
嚴格的說起來,這一萬騎兵算不得真正的騎兵,只能說是騎馬步兵。這些騎兵有從幽州的庶民中招收的,也有從收攏的流民中招收的,甚至還有三四千人,是從黃巾軍降卒中挑選出來的。
而戰馬,卻是他率領大軍,在恢復上谷郡和代郡的統治過程中,從兩郡烏桓人手中購買的。
上谷郡和代郡都是烏桓人居住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兩郡的烏桓人,總數超過了二十萬,是幽州烏桓人最大的聚居地之一。
岳飛接到信使的時候,這一萬騎兵才剛剛組建起來,沒有經過什麼訓練。因此,他這南下的速度並不快,其實是因為根本快不起來。
如今已經到了六月底,距離當初李翊派出信使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個月,他才率領大軍剛剛到達湡水之畔。
一萬騎兵大軍,在湡水河邊排成方陣佇列,其氣勢之雄偉,讓人無不生成氣吞山河之感。
公孫瓚就像看見了救命稻草一般,領著手下急奔而來。
岳飛知道公孫瓚跟李翊的關係,甚至,李翊隱隱有以兄長之禮對待公孫瓚,因此一點兒不敢怠慢,哪怕現在公孫瓚手下已經只剩下不足兩千人馬了,依然以下屬之禮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