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後,鮮卑連年侵擾東漢邊境。
永壽二年(156年)七月,檀石槐率領三四千騎兵侵犯東漢的雲中郡。
其後,檀石槐分別於延熹元年(158年)、延熹二年(159年)和延熹六年(163年),多次侵犯東漢邊界。
延熹九年(166年)夏天,鮮卑分派幾萬騎兵進入東漢沿邊的九個郡,並且殺害擄掠官吏百姓,於是東漢朝廷派張奐進攻鮮卑,鮮卑人這才出邊塞離去。朝廷對鮮卑的長期侵犯感到憂慮,但又無法控制,於是派使者帶著印綬,打算封檀石槐為王,並且與他和親。可是檀石槐不但不肯接受,反而對東漢緣邊要塞的侵犯和劫掠更為厲害。
177年,東漢靈帝命護烏桓校尉夏育,破鮮卑中郎將田晏、匈奴中郎將臧旻各率騎兵萬餘人,分別從高柳、雲中郡、雁門郡出塞,分三路進攻鮮卑。
漢軍出塞二千餘里,鮮卑首領檀石槐命東、中、西三部大人率眾分頭迎戰,夏育等人遭到慘敗,甚至連符節和輜重全都喪失,各自帶領騎兵數十人逃命奔回,漢軍戰死計程車兵佔十分之七八。
從此之後,邊境局勢糜爛不可收拾,幽州和幷州的邊郡幾乎每年都要遭到鮮卑的入侵,有時候鮮卑的兵鋒甚至能夠抵達冀州和幷州南部地區,威脅司隸,朝廷震動。
光和四年(181年),檀石槐去世,時年四十五歲,他的兒子和連繼任首領之位。
和連才幹和能力不如他的父親,而且貪財好色,但是,他的野心卻是不小,對於大漢朝北疆的侵襲絲毫未見減弱。就在今年秋天,鮮卑就曾侵犯代郡、上谷郡和漁陽郡等地。邊境很多郡縣,事實上已經淪落鮮卑族手中。
有了幾分醉意的李鵬飛突然大聲道:“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雲臺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好一個若個書生萬戶侯!”關羽拍掌道,“李兄不愧是我輩熱血男兒,關某佩服!”
趙雲也感慨的說道:“可惜如今宦官當道,朝廷腐敗無能,導致局勢日漸糜爛,難以收拾!”
李鵬飛搖搖頭,說道:“如今我大漢最可怕的不僅僅是外患,還有內憂。”
關羽不解的問道:“李兄此言何解?我大漢近幾年來雖然災禍頻發,天子昏聵,閹黨當道,但內部局勢大體上還算安定,算不得內憂吧?”
李鵬飛說道:“大家都是北地之人,雲長和子龍更是正在遊歷天下,想必聽說過太平道。”
關羽點頭說道:“我知道,如今幽冀兩州,民間信奉太平道的人很多,據說有數十萬信徒。而其教主張角更是自稱大賢良師……”
李鵬飛點頭道:“不錯,看來雲長這些年的遊歷,的確見識很多。大家想想,如今朝廷宦官當道,天子昏聵,天下人心思亂,盜賊蜂起。雲長,翼德,子龍,如果你們有幾十萬的信徒,會不會想做一些什麼呢?”
三人聞言,臉色就變了。趙雲沉吟道:“李兄,你的意思是太平道可能叛亂?”
李鵬飛笑道:“那是當然。不然,誰敢蓄養數十萬的信徒?據我所知,張角把全國信徒按照地區建立了三十六方,各方首領稱渠帥,在民間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要出現大面積的天災,其必定乘勢而起。”
幾個人都是北地之人,對太平道的情況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瞭解。以前的時候,他們是沒有仔細想過這些東西。如今聽李鵬飛一分析,當即都是神色大變。
趙雲當即說道:“這不行,這些情況我們必須告訴官府,可不能讓反賊得手。”
李鵬飛擺手制止了趙雲,說道:“子龍,你如何去告官?你有任何證據嗎?”
“我……”趙雲無言以對,吶吶的說道,“那我們也不能束手不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