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國時歷二百三十七年,新年伊始,外出征戰的將士們已返還家園。正月十五又是團圓之日,大街小巷都掛出了燈籠彩旗。平陽侯府一片祥和,各個院子都在為晚間的家宴做著準備。
“夢兒穿起來真真是好看”
“姨娘,做這衣衫頗費心力,以後莫要給兒做了。府裡的吃穿用度夢兒已經夠用了。”
四姨娘在一月前託人買了張狐皮,想趕在新年做好,直到正月十五這日才妥當。
“府裡哪會給夢兒做這些,都是平常人家的衣物罷了。夢兒明年就及笄了,姨娘當然要多做些時興樣式給你。”
“姨娘,恐明後年夢兒身量又變了,如此珍貴的東西穿不得就可惜了。”
四姨娘聽後挺著微微隆起的小肚,笑語盈盈來到如夢身側。
“夢兒莫急,看姨娘都在裡側留了針腳,還可修改,眼見著去年一年又長高許多,姨娘怎會沒有應對。”
“姨娘,夢兒謝謝你。”
早已高過姨娘的如夢摟著四姨娘撒起嬌來。
母女倆膩膩歪歪了好一陣,直到晌午四姨娘午睡才回了院子。
“小姐,二小姐丫頭桃紅剛剛來過了。”
平兒一邊伺候著如夢紙墨,一邊閒聊道。
“哦,可是二姐姐有事央求?”
“二小姐說今日大夫人給了假,允她晚膳後去元燈會,想邀您和三小姐同去。”
“去叫新玉回話,就說我允了,不過要拿二姐姐房裡的水紋紙交換。”
“是,奴婢這就著人去回話。”
元宵佳節,平陽侯府的家宴比春節還要熱鬧幾分,小輩們都聚在了一起,商討著元燈會上有何好物。
“今兒個府裡的人也聚齊了,平日的規矩都擱一擱,都吃些酒吧,也好熱鬧起來。”
劉老夫人見這齊齊整整的一家人,心情也甚是開懷。想當年老侯爺去後,她辛苦維持,終於把邑兒撫養成人,雖目前仕途遇阻,但相信終能守得雲開見月明。等到入土之日也算不辜負老侯爺了。
“祖母,兩位妹妹還沒及笄,可吃不得酒,不如桐兒多吃一杯吧。”
如桐今年婚嫁在即,在這府中大夫人是有求必應,寵慣得愈發調皮起來。
“你這滑頭,多吃多佔,妹妹的吃食也要搶嗎”
劉老夫人打趣著孫女,想著最能開心的二丫頭也要出府嫁人了,不免有些傷感。
“祖母此話不對,我也是為了妹妹著想,一會元燈會上吃醉了酒,就什麼都看不得了。”
“難不成你就不怕吃醉?母親也太縱容你了,莫要貪杯了。”
說話的是大伯家的大伯兄劉本源,年方18早已娶妻,至今無子嗣,其妻是詹士府大學士左青之女。大伯兄成親後在侯府的西南角開了院子,又有獨立的外門,所以平日並不常見。此刻左琳琅就坐在小姑子身旁,大伯兄話落間,她就端下了如桐的酒杯。
“嫂嫂,你怎地如此夫唱婦隨啊。”
“莫說你嫂嫂,若是晚間還想去元燈會,就不要起么蛾子。”
“母親,您瞧兄長,今日是元燈節,怎地如此掃興。”
朱氏無奈,瞧著一雙兒女鬧著。
“不要問我,若是惹惱了你兄長,恐你們就去不得了。”
如桐聽聞不能出去,馬上乖乖就範,埋頭吃起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