懟了張啟運一番,沈愈心情暢快了許多。這不是說沈愈沒有容人之量,而是在對方挑釁的情況下絕對不能慣著對方。
對於喜歡蹬鼻子上臉的人,就是得狠狠的懟回去。尋寶坊市只有兩個小時的時間,屬於過期不候的那種,一旦錯過再想參加可就得兩年後了,所以沈愈現在已經來到了字畫區。
藏家對古人字畫的鐘愛,在古董中絕對排第一位,這是瓷器、玉器,雜項都比不了的。
字畫區每個攤子前都是被人圍的水洩不通,完全可說是摩肩擦踵,人山人海。
正因為這裡買家最多,在字畫區,董老很是貼心的給每個攤子都準備了一塊木製屏風,這樣一來,畫就可以展開掛在屏風上,不至於放在地上。
放在地上畫鋪不平,買家鑑定的時候還得低頭彎腰,也容易損壞。掛在屏風上,賣家舒服,買家也舒服。
另外畫掛起來才顯得美觀,面對面的觀畫,買家也容易鑑定。當然,至於將畫掛不掛在屏風上,那就是攤主自己的事了。
在字畫區轉了十幾分鍾,沈愈來到了一個角落。這裡有個書畫攤子,除了字畫外還擺了不少書帖,屏風上掛有兩幅畫,第一幅很是唬人,寫的是唐代頂級大畫家韓滉真跡《牧牛圖》。
第二幅則是一幅山水人物畫。《牧牛圖》為紙本設色,沈愈看了看,當是一幅清代仿本,畫法甚是精細,奈何筆力卻實屬普通,用行內話說屬於有皮無骨,畫上的老牛隻畫出了皮毛卻沒有絲毫神韻可言,更無法給人栩栩如生的那種強大視覺感。
此畫標價100萬元,對沈愈來說,這幅畫沒有什麼購買收藏的價值,看了一會便移開了視線。
但是當他看到第二幅,也就是那幅山水人物畫時,沈愈直接愣住了。此畫名為《萬山樓閣圖》。
畫的內容並不複雜,就是仙山樓閣,幽庭古院,江面孤帆,遊人觀景。
但畫工很好,只看一眼便能身臨其境,瞬間好似從這吵鬧的尋寶坊市進入了靜寂無聲風景秀麗的仙山之中。
另外讓沈愈驚詫的還有兩點。第一,從旁邊硬紙上的介紹來看,賣家說這是一副唐畫,並且是唐初的畫。
第二,這幅畫的底部署名實在是有些太嚇人了,作者名叫:李昭道。
“李昭道的真跡?小李將軍的畫?開玩笑呢?”不怪沈愈如此震驚,蓋因為李昭道在畫史上實在是太有名氣了,比之畫聖吳道子也分毫不差,從資歷上講甚至更勝畫聖三分。
那李昭道又是誰呢?李昭道就是唐代畫壇著名的小李將軍。同時也是唐代山水畫開山鼻祖之一。
除了大畫家這個身份外,李昭道還有兩個極為顯赫的身份。第一個身份是官員,李昭道是大唐遷集賢院直學士兼太子舍人。
第二個身份就是唐代宗室了。李昭道是北周柱國大將軍、唐國公,被追封為唐太祖,李虎的六世孫。
單憑這樣說,可能很多人還看不太明白。再詳細往下說,李昭道的高祖叫作李禕,此人與李昞是親兄弟,而李昞正是唐高祖李淵的父親,也就是說李昭道的高祖是李淵的親叔叔。
李昭道的曾祖更是名氣甚大,乃是唐朝一代名將,長平王李叔良,他與唐高祖李淵是叔伯兄弟。
李昭道的祖父為寧州刺史,華陽縣公李孝斌,與唐太宗李世民為堂兄弟。
父親名氣最大,是右武衛大將軍,宗正卿,彭國公李思訓。李思訓有山水畫
“北宗”之祖+唐代畫家第一人的稱號。書家有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畫家則有李思訓,李昭道父子,皆為傳世佳話。
所以這幅所謂的《萬山樓閣圖》若真是李昭道真跡,那比之畫聖吳道子的真跡真的是一點也不差,其價值至少也得億元起步。
細細看了幾眼,沈愈漸漸收起了輕視之心。無它,這幅畫畫的實在是太好了,絕對可稱繪工遒勁,妙極丹青。
嚴格來說這是一副金碧青綠山水畫。所謂金碧青綠,就是用泥金,石青,石綠這三種顏料作為主色進行繪畫。
這種畫法最初是由隋代繪畫大師展子虔所創,卻是在李思訓與李昭道父子這裡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