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件玉如意,質地細膩,光澤溫潤。
尺寸中等,長度在二米上下,寬則是七厘米多一點。
沈愈拿起來掂了掂,重量沒什麼問題。
對於他來說,多大體積的玉器差不多有多重,都在心裡裝著呢。
金銀器以及玉器類的古玩,若是重量對的上,那在一定程度上就說明沒有造假。
或者說沒有用其它玉石李代桃僵。
當然,這也不絕對,有些黑心古董商在出售金銀玉器時為了增加重量,會採用灌鉛,夾芯的方法來增重。
甚至會拼接其它玉石來瞞天過海,魚目混珠。
若觀察不仔細非常容易打眼。
但對上有經驗的老手,就無法矇混過關了。
這也是很多富商買古董時會花大價錢請一位掌眼師父跟隨左右的原因。
「沈愈,這玉如意的雕工你覺得怎麼樣?」徐多福開始徵求沈愈的意見。
沈愈凝神想了一會,「在我看來,雕工沒什麼問題,雖不能說極品,但可以說上乘。」
「好。」
徐多福點點頭,然後朝李海洋喊道:「老李,讓你把燈開啟。」
徐多福這是要看玉如意打磨拋光的技術怎麼樣。
當鑑賞臺頂部高瓦數白熾燈開啟的那一剎那,玉如意的光澤從剛才的溫潤內斂瞬間變成耀人眼目。
「白玉寶光,這技術絕了。」
徐多福是越看越喜,若把這寶貝在未來岳父壽宴上拿出來,可說完美的壽禮。
想到這裡,他兩眼掃視屋內所有人,意思是你們都別跟我搶,這東西哥們預定了。
沈愈在旁邊也是暗暗點頭,這件玉如意的玉質真是沒得說。
只是李海洋明顯說了假話。
面前這件如意可不是什麼明代的古玉,而是現代的。
首先兩句祝壽詩文是畫蛇添足。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這兩句話,明代有。
是出自明代文學家,大藏書家,洪楩洪子美的《清平山堂話本》。
但「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這兩句詩,明代絕對是沒有的。
還有,這件玉如意表面沒有包漿。
玉這個東西若是自古流傳下來的,肯定會有包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