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古玩之金瞳鑑寶> 第184章 臺上那小子瘋了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4章 臺上那小子瘋了嗎? (1 / 2)

沈愈感覺自己若是沒有猜錯的話,此畫修復的時間不會超過兩個月,並且不是小打小鬧的修復,而是徹徹底底的揭裱重灌。

不過話說回來,字畫拍賣前重新裝裱一下也是很正常的事。俗話說,好馬也得配好鞍,美女帥哥底子好也需要化妝打扮,一幅畫破破爛爛的一般來說是賣不上價去的,起碼很多土豪不會在辦公室或者書房裡掛一副髒兮兮滿是蟲蛀鼠咬的畫。

不過字畫裝裱並不完全是為了美觀,也是出於真實需要,華夏畫的材質大致可分為紙本、絹本兩大類,不管哪種材質本身都不容易儲存。

所謂的紙壽千年,絹本減半,都是往極限說的,還是儲存最好的情況下。

紙與絹這東西本身都很脆弱,只有透過裝裱才可以更好的保護畫芯,延長字畫的壽命。

一幅畫從古至今能流傳上千年,肯定要經過多次修復甚至數次裝裱才能儲存下來,不然早就成為一堆碎末了。

並且一幅畫不裝裱的話,也無法稱為一副完整的畫。畫家作畫時墨汁與顏料都需要用水稀釋,寫過毛筆字的人都知道,等墨跡幹了之後,紙張是褶皺不平的。

這樣既不美觀也不方便收藏,一張這樣的紙根本無法往牆上掛,但是加上命紙與覆背紙等裝裱後就不一樣了。

面前這畫的裝裱手藝很厲害,洗揭沈愈沒有看到,但是補全可稱完美,畫芯處哪怕是一個芝麻粒大的小洞也修補的很好。

要知道這幅《晴巒蕭寺圖》可是絹本,絹本的揭裱重灌還不同於紙本,整個過程可說異常的繁雜困難。

最難之處是需要找到與原畫三相近的絹布來進行補缺補洞。什麼是三相近呢?

就是修補用絹需要與原畫絹的顏色相近,絹絲相近,發出的自然光相近。

顏色不同,就會讓畫的內容發生變化,導致畫上的山水人物面目全非。

絹絲不同,修補後畫就不會平整,這也不行。自然光不同,也會讓畫面產生各種細微的變化。

這可就難了,畫是宋代的,讓現在的人去哪找那時候的絹去?根本就沒有!

就是找到也不一定能用!所以揭裱重灌後能達到這個程度,讓沈愈非常驚訝。

此畫之畫芯按照沈愈的經驗來看當是有缺筆的,補全之人深得李成畫派的用筆特點,一墨一皴,一濃一淡,均與原畫渾然一體,可說神韻無失,絕對的頂級修復與裝裱大師。

估計這幅畫的修復費用至少也得上百萬,結合章宗寶自己所說,他是用明清三位名家字畫真跡換的這幅佚名畫,可說真是下了血本。

但這畫到底是不是李成真跡,沈愈不知道。沈愈又是放大鏡,又是這瞅那看的看似信心十足,其實都是做樣子罷了,他確實是不知道這是否是李成真跡。

李成真跡沈愈一副也沒有見過,又如何判斷面前這畫是否為他的真跡呢?

就好似給一個年輕人聽一位幾十年前傳奇巨星的歌曲,他根本沒有聽過對方的歌曲,怎麼知道某首歌是不是對方唱的?

當然,李成作品的高畫質畫冊沈愈還是研究過一段時間的,大致的畫風也是瞭解的。

這幅《晴巒蕭寺圖》濃墨勾勒,意境清幽,皴染用筆多有變化,不管是寒林枯樹還是寺觀樓閣的描繪都有李成用筆的特色。

總體畫工更是可稱神筆,但細細分析,此畫水墨酣暢中多少有些豪放不羈的味道,又不似出自李成之筆。

當然了,就算不是李成真跡,也是李成這一畫派的。所以為了得到答案,沈愈直接默唸了一聲鑑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