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古玩之金瞳鑑寶> 第180章 無人出價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0章 無人出價 (1 / 2)

“對了,大家看歸看,絕對不能上手啊,要是諸位忍不住都彈上那麼一下,想感受感受柴窯的鐘磬聲,那這件殘器可受不了。

“本身柴窯就薄,又是殘器,彈一下那真是說破就破,咱們不能糟踐了寶貝不是?”章宗寶本來已經端起茶杯喝水潤喉,突然又好似想起了什麼,趕緊叮囑一番。

最後一段話,看章宗寶的表情明顯是為了活躍現場氣氛故意說的,眾人也多是莞爾一笑,有防彈級的玻璃罩子保護,哪個能上手去彈?

以為人人都會武俠裡的大力摔碑手與大力鷹爪功啊?在服務人員將玻璃罩上的絨布揭開的同時,一束燈光從天而降,將玻璃罩內的柴窯殘器照的是五光十色美輪美奐,顏值瞬間加成數倍。

聽到是柴窯,大家都往前擠,速度慢的根本擠不進去,沈愈知道這種瓷器一旦上了拍賣會就不是自己能碰的,所以也不準備去圍觀。

至於所謂的開眼,沈愈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心裡古井無波,撿漏這種至寶級的瓷器,需要的更多是運氣,而不是鑑定功底。

就算研究它幾十年,碰不到它也是在做無用功。當然,現在就算想看也是看不到的,因為圍繞玻璃罩裡裡外外的足足擠了五六層人,真要是硬往裡擠,運氣不好碰倒個老人家,那可就算是倒大黴了。

不過大廳的三塊LED大螢幕上都在同步顯示這件殘器的多角度高畫質圖片,可以保證讓廳內的每個人只要想看都可以看到,沈愈自然也不例外。

這是一個直口,平底的三足筆洗,釉色天青,細膩如玉,其釉色比起傳世汝窯來還要美上三分,更是如傳說一般,器表釉面之下滿開細碎紋片。

與官窯,哥窯開片不同。柴窯瓷的開片是小細紋,並且是開在釉下的,這是因為柴窯是雙層釉。

第一層釉先刷在瓷器的胎坯上,然後再刷一層特製的透明釉。當開窯時因為膨脹係數不同,會產生細紋開片,但這些開片不足以拉裂釉面的透明釉,因此細開片紋是開在釉下的。

可惜的是這件三足筆洗只剩大半邊,少了大約五分之一,唯一讓人欣慰的是三個底足都還在。

這個筆洗大螢幕上也給出了精確到小數點的資料,高:5.2cm,口徑:17.8cm,足距:15.2cm。

底足為滿釉無款,上面有三個細小如芝麻粒般的支釘痕跡。筆洗就是古人用來盛水洗筆的東西。

古人用筆寫字作畫之後必須得把毛筆洗乾淨,這樣下次才能用。若是用完丟在筆架上,那就會讓毛筆的毫毛粘結在一起,一直毛筆也就廢了,所以筆洗在古代是除了筆、墨、紙、硯,筆架,鎮紙之外的書房必備用品。

此時鑑賞臺上的人更多了,大家都想看一看柴窯真器是個什麼樣子的。

也不怪人們這麼熱情,因為柴窯之稀,世難一見。有關柴窯的古書記載是很多的,只是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一件公認的柴窯傳世瓷器現世。

就連窯址位於何處也是爭論不休,這突然有真器現身拍賣會,哪怕是殘器若是親眼見過那說出去也是很多面子的一件事。

明宣德呂震編寫的《宣德鼎彝譜》記載:內府收藏柴、汝、官、哥、鈞、定名窯器皿,款式典雅者,寫圖進呈……其柴、汝、官、哥、鈞、定中並選二十九種,柴窯所排為第一內府就是說的皇宮大內,這可以說明柴窯傳世瓷器,在明代宣德時還有。

然後清末民初《飲流齋說瓷》作者許之衡曾經見過柴窯真器,這說明柴窯在清末時還有存在,說不定這真是一件柴窯殘器,只是價格肯定會很高。

“沈兄弟,咱們又見面了?”沈愈抬頭一看,竟然是沈善儒走到了自己身邊。

沈愈忙站起身,

“沈大哥你好,沒想到你也來參加拍賣會了,我很為你高興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