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古玩之金瞳鑑寶> 第165章 這筆架不是很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5章 這筆架不是很真 (1 / 2)

“哥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汝、官、哥、鈞、定中的

“哥”,即為哥窯。哥窯的定位,差於汝窯與官窯,略高於鈞窯與定窯。

哥窯的來歷,說句實話,沈愈自己都有些懵圈,若不是有鑑寶金瞳在,沈愈根本不敢給老宋鑑定。

因為哥窯雖然屬於宋代五大名窯,但在宋代所有文獻中,不僅僅是瓷器的,是所有文獻,根本就沒有哪怕一本有對哥窯的記載。

並且哥窯雖有傳世瓷器,但是找不到燒製的窯口遺址,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還不知道哥窯曾經具體位於何處。

現在在古籍中找資料,大約只能在元代的《至正直記》,明代的《格古要論》、《遵生八箋》中找。

清末民初的兩本古玩收藏愛好者的啟蒙書籍,也就是《古玩指南全編》與《飲流齋說瓷》中對哥窯的講解也是很籠統,可說是隻言片語一筆帶過。

這幾本書中,介紹哥窯較為詳細的是元末明初收藏家曹昭所著的《格古要論》,此書為存世最早的古玩鑑定類古籍。

綜合所有資料,挑選其中可信的,總結起來就是在南宋初期有章家二兄弟,均以燒瓷為業,哥倆各主一窯。

兄長叫作章生一,因為他是哥哥,所以燒的窯叫作哥窯,又名琉田窯。

弟弟名為章生二,他是弟弟但是沒有弟窯一說,他所在窯叫作龍泉窯。

哥窯與龍泉兩窯均屬於宋代瓷器巔峰之一,但老大技高一籌,所以哥窯名滿天下位列宋代五大名窯之一。

當然龍泉窯也是很厲害,為宋代第六窯,也有說龍泉窯的黑胎青瓷才是真正的哥窯。

宋代不像明清兩代,明清官窯瓷器全部在瓷都燒製,其窯廠叫作

“御窯”或者

“官窯”,燒製的瓷器也是以帝王年號為款,算是集合國家的能工巧匠,所以明清兩代的民窯雖然很多,但是都不精。

宋代是沒有特定官窯的,也就是沒有所謂的御窯或者御器廠以及御瓷廠。

有人會問,五大名窯排第二的不就是官窯嗎?這個官窯最多算是內窯,就燒一種瓷器,而不是明清的官窯那般青花,五彩,鬥彩什麼都燒。

也有說這個所謂的官窯還算不上是官窯,若說在五大名窯中硬選一個,汝窯相比起官窯來,更能算是宋代真正的官窯。

所以說,宋代民窯與官窯相差不大,民窯也是有很多好瓷的,比如這哥窯。

將筆架輕輕拿起,沈愈心道:“還沒聽說哥窯有筆架傳世,若宋伯這個筆架是真哥窯傳世瓷器,那可了不的。”哥窯傳世瓷器,沈愈沒見過,但是鑑定方法他知道,大約為四步。

第一,哥窯與汝窯,龍泉窯,東窯一般,均主青色,因為宋代喜青色,其瓷器的釉面屬於無光釉,釉面雖然不光潔,但是有一種好似

“酥油”般的光澤。哥窯瓷器因為瓷器樣式的不同,其顏色也不盡相同,其中有淡青,粉青,翠青,蝦青,灰青,豆青或者米黃色,此筆架屬於粉青色,這一點沒有什麼問題。

第二,哥窯的釉層很厚,最厚的地方甚至與胎體的厚度差不多。真品哥窯瓷的釉內含有很多的小氣泡,用放大鏡看好似如玉珠隱現,古玩行裡稱這一現象為

“聚沫攢珠”,或者叫

“攢珠聚球”。這個筆架沈愈用高倍放大鏡仔細看了看,釉內的氣泡很是細密,就像是一顆顆的小水珠一般,這一點也沒有問題。

第三,哥窯是有名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