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59章 古墨 (1 / 3)

“畫中藏寶?

“之前聽過的多是畫中有畫,這畫的軸杆中藏有其它古玩,還真是第一次遇到。”

看著面前這幅《溪閣清言圖》,沈愈明顯有些意外。

字畫裝裱沈愈是很熟悉的,沈重樓有數位身為當代字畫裝裱大師的好友,沈愈自然從中受益。

一般的字畫他自己就能裝裱,當然,若是破爛不堪的就無能為力了。

所謂地杆就是卷軸畫上的軸杆,也叫做畫杆。

大白話講就是卷畫用的圓木杆。

一副卷軸畫有兩個軸杆,除了地杆之外還有一個天杆,兩者合稱為天地杆。

天杆在畫的上端較細,地杆在下端相對來說要粗一些,重一些。

很多人有疑問,為什麼天地杆不一樣粗細一樣重?

這是因為卷軸是掛在牆上的,地杆重可以將畫墜的筆挺。

天杆因為在上面就沒有必要了。

古代對於卷軸天地杆的使用是有要求的,必須是直徑為兩寸左右的實木木棍。

要求其表面光潔,彎曲的不行,多刺的不行,開裂的不行,帶皮的也不行。

軸杆因為被紙絹包裹在裡面,要求還是比較低的,它兩邊裝飾用的軸頭要求更高。

必須是名貴木材,比如金絲楠木、花梨木、紫檀木、紅酸枝,雞翅木等,追求華美的還會用到金玉材質。

現在很多字畫的軸杆因為成本的原因大部分用硬紙材質的捲筒代替,然後在兩邊安上兩個塑膠軸頭完活。

有些用便宜木頭,比如棗木,榆木,槐木,柳木等都算高配了。

沈愈稍稍捏了捏地杆發現是軟的,那很可能是中空的硬紙筒。

“先拆了再說。”

沈愈在祖父床下拎出一個木製方盒來,開啟盒蓋,裡面放有強光手電,高倍放大鏡,剪刀,裁紙刀,尺子,針錐,鑷子,糯米膠水,小指甲鉗等物。

沈愈取出裁紙刀直接開拆。

拆地杆沈愈手到拈來,幾下就把地杆拆了下來。

看其材質,果如沈愈先前猜測的一般,地杆是用硬紙筒做的。

看到這裡,沈愈不由得自嘲一笑。

當初自己真是榆木腦袋啊,買畫時都不知道捏一捏地杆。

想明代的真跡怎麼可能用硬紙筒呢?

把拆卸下來的地杆放到了書桌上,沈愈熟練的拔下兩邊的柳木軸頭,然後用手電筒往裡面照了照。

除了紙筒邊緣的泡沫外,內部黑漆漆的好似塞滿了布匹一樣的東西。

想了想,沈愈在書桌筆筒中取出一根毛筆,倒轉後往裡探了探,很柔軟,具體是什麼東西很難推測。

“不能著急。”

把工具一一放歸原處,沈愈坐在椅子上靜靜思考起來。

紙筒裡面裝的是什麼不拆開是不可能知曉的。

可到底怎麼拆,從何處拆,卻是個技術活。

假設裡面裝的是玉牌,印章,鼻菸壺,絲織品,無軸古畫或者各種小型玉雕等,一個不小心就會劃傷其表面,進而導致其價值大跌。

這樣的事,沈愈絕對不會讓它發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