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古玩之金瞳鑑寶> 第079章 畫聖真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79章 畫聖真跡? (1 / 2)

畫為絹本,淡設色,長度約為120厘米,寬則是70厘米不到。

外表裝飾的極好,天地杆用的是小葉紫檀。

軸頭用的是鎏金豆青種翡翠。

可以這麼說,能用的裝飾都用了,若是再往上加裝飾的話,那就只能往天杆與地杆上鑲嵌鑽石了。

卷軸展開後,與外表的精美裝飾截然不同,畫絹儲存的一般,甚至可說很差。

畫心已經有些發黃發黑,且有幾處裂痕,

輕輕觸碰一下,沈愈發覺畫絹已經沒有任何韌性,如果不小心對摺一下怕是要從中間折斷。

畫的邊邊角角被蟲蛀鼠咬的非常厲害,要想真正收藏或者將畫掛在牆上必須得好好裝裱一番才是。

畫的內容很簡單,近景只有兩個古人,二人坐在一顆巨松下對坐閒談。

若說非要找些區別的話,就是一人坐在椅子上,一人坐在石頭上,多少給人一種不拘小節的灑脫感。

二人身後不遠處各站有一個年輕的抱酒侍從,侍從神態頗為疲憊甚至有些昏昏欲睡。

除此以外,險山巨峰蒼茫渾厚,流泉青松疏密有致。

整幅畫乍看上去隱隱有元四家之一梅花道人吳鎮以及清初四王的筆韻在其中。

令沈愈驚訝的是,此畫竟然有畫名,在卷軸上書《松林高士圖》五字楷書。

印章很多,足有上百枚。

有的更是隻有在一些殿堂級字畫名家作品上才會出現。

最耀人眼目的是宋徽宗趙佶的宣和七璽,一個也不缺,有“御書”葫蘆印,“雙龍”圓印,“宣和”連珠印,“政和”連珠印,“宣和”印,“大觀”方印,“內府圖書之印”。

然後是“思無邪齋”(蘇軾)朱文印。

這是沈愈第一次在字畫上見到蘇軾的鈐印,以前只是聞其名,不由得多看了幾眼,不過他也無法分辨這印章是真是假。

往下則是南宋高宗趙構內府收藏印兩枚:“乾卦”圓印與“希世藏”印。

再往下則是金章宗的明昌七璽:“秘府”葫蘆印、“明昌”印、“明昌寶玩”印、“御府寶繪”印、“內殿珍玩”印、“群玉”印、“明昌預覽”印。

剩下的也都是有名的大藏家,比如明代大收藏家項元汴“天籟閣”朱文印,“子京葫蘆印”,“檇李項氏士家寶玩”。

同為明代大收藏家袁樞的“袁樞私印”,“睢陽袁氏家藏圖書”“袁伯應珍藏書畫印信”。

最讓沈愈忍俊不禁的是,“乾隆御覽之寶”印、“石渠寶笈”印、“三希堂精鑑璽”印、“乾隆鑑賞”印、“宜子孫”印,這乾隆五璽因為沒有地方蓋,直接鈐到了畫尾的一個小角落,不仔細看的話根本就看不到。

可以這麼說,整幅畫的空白之處全部蓋滿了大大小小的鈐印,就連不是空白的地方,比如侍從抱的酒壺上也蓋滿了印章,就像在畫上貼滿了小廣告。

最後在畫的左上方有一行,行[xíng]書小字:“畫聖吳道玄作於唐中宗景龍四年中秋。”

李胖子只看了一眼,馬上轉過了頭,裝作口渴般去飲茶了。

李老也端起了茶杯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慢條斯理的喝起茶來。

到是林西風與錢老湊過來看的很認真,因為他們知道鄭從遠的財力,他買的古畫斷然不會便宜。

古玩這個東西終究還是高價得真品的機率大些,雖然自己不做字畫的生意,開開眼界也是好的。

“鄭先生您能說說這畫的來歷嗎?這對我的鑑定很重要。”沈愈一邊用高倍放大鏡看畫,一邊用頗為認真的語氣問道。

沈愈一眼就看出這畫不對,但是既然給人鑑定了那就要有個認真的樣子,儘自己的所能把畫中的漏洞給找出來。

鑑定過程沈愈很低調,沒有某些自詡年紀大,資歷老,實力高的掌眼師父給人鑑定字畫時那種趾高氣揚的模樣。

對於沈愈這一點鄭從遠很滿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