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廣播、電視、網際網路,娛樂至死是媒介給我們的生活啟示。電視的家庭觀看營造的家庭和諧氛圍是任何一種媒介無法替代的。然而,智慧手機的出現改變了這樣的狀態,在家開著電視,但基本上每個人都會抬著自己的手機,鮮有交流。
坐在自己的房間裡面,王子默才能感覺到安靜與輕鬆,我只想靜靜,以後自己有孩子,一定要給他取名靜靜。
難得的清淨被手機打破了。年輕人不可一日無機,手機才是我們捧在手心怕摔了的物件。
“跟你媽說了嗎?”陸安琪的微信發過來了
王子默此時此刻並不想與他就這個問題有過多的對話。與陸安琪結婚確實是自己人生計劃的一部分,事有輕重緩急,目前還難以提上日程。王子默不喜歡被人追問和催促,他看了一眼資訊,關上了螢幕。
“我知道你在看手機,是不是你媽不同意?”陸安琪是一個冰雪聰明的姑娘,她瞭解王子默,知道他是個不可一日無機的主,人機互動是他們兩在圖書館時,王子默的常態。說是去看書學習,多數是在看手機學知識。
看到陸安琪的微信,王子默有種被追魂索命的感覺,看了一眼連螢幕都不想關,等著螢幕自己熄滅。
“你媽到底怎麼說?”陸安琪的第三條微信在螢幕熄滅之前發了過來
“我媽說咱們先把現在的事整理好,好好學習,努力找工作,結婚是以後的事,也不急”王子默避重就輕的轉達了李月梅的意思。
其實王子默心理很清楚李月梅的擔憂,曾經聽結婚的師哥吐槽過。結婚之前兩情相悅,結婚之後財米有鹽都是小事情,雙方父母不能碰面,碰面就出事,有了孩子以後更麻煩,一頭包。
陸安琪的父母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北朝黃土底朝天的修了一輩子的地球,拉扯大了三個孩子,家裡經濟條件雖然清苦,但是父母十分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家裡絕大多數的開始在子女的教育,安琪的大姐當年讀書成績也很好,為了讓自己弟弟妹妹也能有讀書的機會,放棄了縣一高的機會,去讀了幼兒師範的中專,想早些工作減輕父母的壓力。看著父母沒日沒夜的勞作於心不忍,自己是老大,有責任幫父母分憂。
陸安琪是家中的次,父母並不是重男輕女,但是想生兒子也是人之常情,如果安琪是男孩,陸家應該只有兩個孩子,兒女雙全。多個孩子多張嘴,張張嘴天上不會掉金子,多一個孩子多一分壓力。安琪出生之後,陸家父母考慮過不再要孩子了,可是逢年過節走親訪友的時候,兩邊老人都會問起什麼時候添兒子。老人們在外孫和外孫女之間總會無法控制的偏向男孫。
陸家父母文化水平不高,識的字不多,跟著曾經上山下鄉的知情學過一些東西,深知讀書的重要性。在老人面前應和著,但對於兩個女兒確實極其疼愛的。小村落裡住的基本都是本家兄弟,添了兒子喜氣洋洋,添了姑娘唉聲嘆氣的也有。安琪和姐姐的出生給陸家父母帶來不少欣喜,沒有兒子也有些失落,但也不至於像有的家裡考慮把小女兒送人那麼殘忍。
弟弟的出生讓陸家父母的家庭結構區域完美,弟弟陸恆的出生更多是為了讓老人們高興,養育孩子的艱辛始終是陸家父母自己扛,無人能夠分擔。陸安琪的父親陸建國兄弟姊妹五人,排行老四,上面三個哥哥,下面一個妹妹,從小妹妹並沒有因為是家中唯一的女兒享福,做家務是家常便飯,好在哥哥們都疼愛這個最小的妹妹,好吃好喝的都想著她。家裡兄弟多,女兒顯得格外精貴,這也是陸建國沒那麼重男輕女,疼愛陸家姐妹的原因之一。母親陸香香是陸建國家的本家,已出五代,不屬於近親結婚,三個孩子沒啥毛病。在陸家屯這個面積不大的地方,很少有外來的媳婦,在知識青年下鄉的年代,也有一些知情在這裡成家生子,響應回城號召之後,他們當中極少有人回到陸家屯再來看望自己的子女,多數在城裡重新組建了家庭。陸家屯一些知情的孩子們曾相邀到成立去尋親,見到親生父母之後,血緣關係也難掩內心的疏離感,城裡的父母多數認為孩子們是來要撫養費的,再婚後的配偶對前任留下的子女有種說不出的反感,這些孩子們出去之後也會講起大城市的風光,但他們再也不想去了,只想在自己熟悉的地方過著一畝三分地的平靜生活。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規矩,想要從十八線小縣城走出來,在大城市立足,必須加倍的努力,讀書是唯一的出路。寒門出貴子也好,寒門難出貴子也好,不試試看怎麼會知道呢?
陸恆的出生的確給陸家爺爺奶奶帶來片刻歡愉,外孫孫子滿堂,陸恆也很快淹沒在第三代子孫當中。畢竟,養育孩子是父母自己的事情。
陸家屯沒有特殊的物種,也沒有多餘的礦產可以變現,值得慶幸的是,土地肥沃,水稻、蔬果都可以種植,每家每戶也會飼養一些牛羊和雞鴨,物質談不上豐富,但也勉強過得去。
陸家父母在適合上學的年級準時將三個孩子送進學堂,三個孩子十分珍惜讀書的機會。村子裡面讀書的女孩太稀罕了,教室裡面放眼望去都是光頭。
陸家姐妹每次從學校帶回來的各種獎狀和喜訊是支撐父母勞作的動力。陸香香除了種地收割在行外,刺繡功夫了得,結束白天的勞作,為了補貼家用常在昏暗的燈光下刺繡被面、枕套,趕集時帶出去變賣,換取一些生活費。陸安琪半夜起夜時看到母親勞作的身影,記不清多少個日夜,母親的背已經有些微微的彎曲了。稍微大一點能夠獨立出門了,陸安琪在不上課的時候揹著這些繡品去趕集,幫母親分擔家務。經常有親戚跟陸家父母說,女孩兒認得字就可以了,沒必要學那麼多,三個孩子都上學負擔太重,何苦呢?再說了,女孩兒以後嫁人,添孩子那也是你們的外孫,沒必要。陸建國每次都只是笑笑,不作答。
陸恆並沒有因為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得到父母的偏愛,他是家裡捱打最多的,也是最受寵愛的,在兩個姐姐勤奮好學的影響下,成績不錯,也孝順。看著三個懂事的孩子長大,陸家父母感到欣慰。
陸安琪的姐姐陸彎彎名字很特別,據說出生的時候沒有哭,一直都在笑,兩個眼睛彎彎的,父母覺得喜慶,就給她起名陸彎彎了。陸彎彎讀書的成績也不錯,考到縣一高的公費生,考慮到三年住讀費用也不便宜,家裡還有弟弟妹妹要讀書,最後選擇了幼兒師範,覺得當個老師很不錯。畢業以後也如願以償的進了當地的一家公辦幼兒園,成為一名幼兒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