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條計策,都是郭嘉早已準備好的,此時便拿出一個牛皮卷軸交上,緩聲道:“關於征討幷州之事,都已經寫在上面。以將軍的智略,幷州不過是囊中之物。然我還有三個建議給將軍,第一,趁山東諸侯懸疑未定,董卓被遷都所累之時進攻,可獲利最多。第二,關中富庶之地,應當控制。第三,拿下雒陽,則切斷山東諸侯與長安的聯絡,則可將皇帝困在長安,或是自己拿下。”
郭翼命範新把這些都記錄下來,問道:“你現在要走了?”
郭嘉微微一笑,道:“對將軍許諾之事已經做到,我自當另尋明主。”
“難道我郭子鴻就配不上‘明主’二字?”
“將軍固然一世之雄也。”郭嘉頓了頓,若非一世英雄,他早就被殺掉了。允許自己離開,本身就是極大的肚量。“然將軍的天下,非郭嘉之天下,亦非士族之天下。將軍為天下百姓,為天下寒門,我等唯有告辭。”
郭翼質問道:“若我奪得天下,諸君皆采薇而食?”
“不!”郭嘉斷然否定,微笑著說:“以世家大族的脾氣,大抵還是會和朝廷合作的。但是……”
“但是你們勢必不會讓我奪取天下!”
“正是。”郭嘉淡然道:“就看將軍能不能擋得住天下士族的聯合討伐了。”
“好!”郭翼大笑,撫掌道:“既如此,你們就讓我玩個痛快吧。恕不遠送!”
“多謝將軍。告辭!”郭嘉可不會在意他此時此刻的禮節如何,能在一個滿腹怒氣的軍閥面前全身而退就已經是大幸運了。
郭翼看著他走出大堂,將卷軸丟給王異,“你看看,該如何實行!”
王異看完,嘆道:“果然是妙計。”
郭嘉的方法環環相扣,第一,先上表朝廷,任命郭翼為幷州牧,取得對幷州地區的統治法理。要想董卓答應此事,之前投靠董卓的過程十分必要。第二,兵分兩路進攻。一路走林濾,透過壺關,奪取上黨郡守長子縣。一路從蔡城北上,奪取高陽縣。第三,安撫百姓,殺匈奴立威,則幷州可定。
幷州雖大,但目前處於漢族控制的範圍,也就上黨、太原兩地而已。其他地方在早些年分給內遷的匈奴人居住,現在中原大亂,朝廷失勢,這些地區便成了匈奴的地盤,漢族長官早已逃離。
“有這兩地已經夠了!”上黨地勢險要,扼住了中原的咽喉,土地也算肥沃,還有不少煤炭、鐵礦資源,對自己的發展極為有利。
“寫一封上表給朝廷,求個幷州牧的位子。”
“諾。”
雒陽,留守的董卓收到了上表,便問李儒,“你看該如何?”
李儒道:“該答應他。郭翼此番上表,是為了獲得對幷州的法理治權。幷州多匈奴與叛賊,郭翼想要剿滅並不容易。讓他把注意力轉向北方,也可以緩解我們的壓力。”
董卓點點頭,長嘆道:“我不懼山東諸侯,單懼常山村夫一人而已。若殺二袁兒,則諸侯自定。郭翼不死,天下不定。”
“主公,我等遷都,要將百姓也遷往關內,若是不安撫郭翼,他在此時襲擊,我軍難以應對。”
“就許他一個幷州牧,車騎將軍!讓他去打匈奴蠻夷去!”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