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啊!郭翼大為驚訝,要知道,劉協才八歲而已。郭翼想起自己八歲的時候,哪裡看得懂《春秋》,哪裡知道什麼天下大事。連村裡幾個三姑六婆都記不住,更別提其他。
比起劉辯,劉協的確更適合作為一個皇帝。如果推劉協登基,說不定大漢還能續命一次。只是郭翼自有圖謀,他的目標是代漢自立,那就必須先摧毀了漢朝,促成董卓亂政,廢立皇帝,是必要經過。
與劉協說《春秋》,他在讀書時遇到了不少的疑問,便一股腦的對郭翼問了出來。郭翼也是知無不答,為他耐心的解釋。不覺間就到了午飯時間,今天的課程就算到此結束。
劉辯也回來了,他寫了一首漢樂府。有“素手無辛勞,卻得衣食足。”一句,郭翼只有欽佩。這比自己只會抄古人的詩句強多了!
下課後,郭翼便拿著劉辯的詩去見漢靈帝,又把劉協對天下的見解也如實告知。
漢靈帝看完劉辯的詩,眼前一亮,狐疑道:“此非太傅代筆否?”
郭翼道:“微臣不曾刪改一字。”
“嗯……類己……”漢靈帝似乎猶豫了,他本人是喜歡詩詞歌賦的,兒子能繼承自己的優點,自然是好事。“類己”歷來是選拔儲君的一個關鍵因素。
半響,又問:“協兒的話,你也沒刪改?”
“不曾。”
“哼!”漢靈帝質問道:“‘君王律己’?他是嫌我荒淫無道?”
郭翼急忙道:“皇上息怒!協皇子不過回答臣的問題,責任在臣。”
“罷了。你先退下吧。以後每七天彙報一次即可,不用天天來。”
“諾。”郭翼趕緊領命退下了。
十常侍連忙進言道:“皇上,協皇子能讀《春秋》,懂治國之道,實乃皇上之福也。”
漢靈帝心情不佳,根本聽不進他的話,擺擺手,“退下吧。”
漢靈帝的態度立刻從西園傳遍了雒陽城!何進等人簡直就是喜出望外!要知道,以前漢靈帝對劉辯從來沒有如何正面評價,今天居然說了“類己”,這可是巨大的轉變!
何進喜不自勝,居然親自登門拜訪,請郭翼吃飯。
郭翼實在是不想去,便藉口說:“大將軍,要避嫌啊!”
“哦!某愚鈍了。”何進握著他的手,期盼道:“萬事仰仗先生了。”
郭翼點點頭,“應該的。”
何進興高采烈的走了。
下午,郭翼把龐德和龍騎營安置妥當。龐德擔任從事中郎,負責管理執金吾的七百兵員。龍騎營五百人,以侍衛隊的身份進入將軍府,軍需、待遇、裝備,與北軍無異。
如今何進已經將他視為死黨,在軍隊的問題上,自然是一路開綠燈,甚至是給他多補貼。
在封地的問題上,郭翼這個曲陽鄉侯,食邑兩千戶。但曲陽鄉並沒有兩千戶人口,範新便招募常山國的青壯人口遷入,又把自家生意的總部也遷入進去,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管理機構。
郭翼作為常山國人,在本地還是很有威望的。中國人格外講究“同鄉”情誼,追隨郭翼被本地人視為有榮譽、有出息。龍一等人追隨郭翼加官進爵、娶妻生子,被他們視為榜樣!
一切妥當,郭翼便只等漢靈帝一命嗚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