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會的李若誠,把毛巾往竹椅旁的小凳上那麼一擱,就端起了自己的白瓷杯。
這位《上下五千年》的作者林漢達,放在李若誠的眼裡,簡直就是一文學大家的逆襲勞模。
“我所知道的林漢達先生,打小就苦的很,8歲就被送到地主家去當小工了。
這小工一做就是5年,到13歲時父親準備把他送去米鋪當學徒,好在被他一遠方姑媽給攔了下來。
他這位姑媽念他聰明好學,就資助林漢達上了教會學校……”
從此,林漢達就開始了自己手不釋卷的校園生活,並一路捲成了燕京大學的教授、教務長……教育司司長。
“大學畢業後,林漢達擔任過一段時間的英語教師,28歲時又進入了浦江的世界書局擔任英文編輯,”
李若誠看著江山說道:
“在此期間,他編寫了一本教材叫《標準英語課本》,銷量直逼林語堂的《開明英語課本》。
於是,林語堂所在的出版商‘開明書店’就控告林漢達抄襲,
然後,林漢達所在的‘世界書局’又反訴對方誣陷。
我就是在那個時候,知道有林漢達這號人物的。”
這個時候,還沒等江山開口,邱嶽峰就忍不住問道:“那之後究竟是誰贏了官司?”
李若誠笑道:“當然是林漢達的世界書局贏了,他們要沒足夠的把握,也不會反訴對方汙衊了。
不過因為林語堂的聲望過於顯赫,當時的教育部次長就勸說林漢達撤訴。
還對他說了一句話:人家是留美博士,你是什麼?”
就因為這句話,林漢達回家就揣上了400美金,遠赴米國勤工儉學。
兩年半後,他不但拿到了博士學位,還揣回了500美元。
“林漢達翻譯有個特色,”李若誠說道:“就是素譯。”
“素譯?”江山還是第一次聽這個詞:“什麼是素譯。”
一旁的胡嘯又扔給他一支菸:“就是簡譯,取其精華部分,丟掉沒有意義的部分,在我們這也叫為大忙人著想的翻譯。”
“這事也是巧了,”李若誠笑著解釋:
“林漢達當時翻譯的幾本書,多與國外歷史有關,為了不讓書變得過厚過貴。
他就去掉不重要的部分,這樣出版後的書,即使是窮人家的孩子也能看得起。
沒想到,這樣譯出來的書,很合一些大忙人的胃口。
因為他們沒時間看那些國外的風景菜餚,只想瞭解他們的故事。”
江山點點頭:“這就說,我只要知道男主角的早飯吃了些什麼,至於這飯是怎麼一步步做成的,就直接省了。”
“差不多就是這意思,”李若誠點了點頭:“這林漢達譯的書還有個特點,全都用燕京話來翻譯。”
“他不是浙省人嘛?”
“他在咱們浦江成家立業呢,”胡嘯吐著煙道:“估計是覺得這樣譯出來的文章,誰都能看的明白吧!”
“那……”邱嶽峰遲疑了一下:“那他是後來是怎麼死得?”
“林漢達這人寫書時全力以赴,”李若誠看著他說道:
“45年反內戰時更是不要命,在浦江舉行的反戰遊行上,他和陶行知都是衝在最前面的那幾位,只可惜最後還是被請進去了。”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