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藍色的天空下,由燕京開出的列車,一路奔向西北。
邵伯林收回了看向窗外的目光。
低頭看了眼坐在窗前的黃永鈺:“你怎麼還有心思畫畫?也不知道他們把小江叫出去幹嘛了?”
“有什麼好擔心的,”黃永鈺頭都懶得抬一下:
“肯定是讓他們老實一點,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提前警告幾句罷了。”
“你倒是門清!”
“我都這歲數了,”黃永鈺抓著筆道:“要是連這都摸不明白,早被趕出組織的隊伍了。”
“可這去得也太久了!”
“不行你就去打聽打聽,別在我眼面前晃悠了!”
“我是得去看一看!”
看著邵伯林推門出去的身影,黃永鈺搖搖頭嘆了口氣。
隨後,在剛完成的小畫旁,寫下了一行配文:
李師師的朋友,不是皇帝就是名人,誰敢惹?
邵伯林徑直走向了吳部長的包廂。
之後,就停在了距離還有5、6米的地方。
從吳部長的包廂出來後,江山和張路相視一笑。
“看這邊,”見他倆笑得那個美,邵伯林的心踏實了不少:“先過來說話。”
“邵老師,”江山和邵伯林一樣,都放低了嗓音:“你怎麼過來了?”
“擔心你倆唄。”
“呵呵,沒事,”江山攬著對方笑道:“沒進去之前我也慌,誰知道部長大人還挺照顧我們這些小輩的。”
“怎麼照顧的?說來聽聽!”
“原先啊,”江山實話實說:“我和張路只准備拍些敦煌的壁畫和歌舞團的情況!”
“剛剛部長髮話了,”張路走在了邵伯林的另一邊:“允許我們拍些專家團的工作照。”
“工作照?”
“對,日常起居不能拍,”江山繼續道:“但希望我們多拍些,專家團為了這場歌舞劇出謀劃策的照片。”
“噢,”
邵伯林頓時就想明白了,他轉臉看向江山。
江山沒再說什麼,只衝他點了點頭。
倆人心裡都跟明鏡一樣。
宣傳部這是想讓外界知曉,《絲路花雨》是由一隊知名專家精心打造的大型歌舞劇。
“那就從現在開始吧,先回去拿相機,就從我們那屋開始拍起,之後我領你們去各屋走走。”
邵伯林準備發光發熱,總得對的起這半個月的專家待遇。
“那敢情好,有您在我倆也不怕被人轟出來了。”
狹窄的火車過道上,邵伯林被江山和張路夾在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