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一直下,給第三天參加高考的同志們帶來了多多少少的清涼。
男同學各個褲管卷的老高,穿裙子的女同學則乾脆將裙襬紮成一團。
淌著雨水一路走進了考場。
這一會,燕京電視臺的會議室裡,與會同志正在低頭記錄著一串串的會議重點。
“一臺知天下,登臺天下知,”坐在首席的周也明,用鋼筆敲擊著桌面:
“你們廣告部不但要將這十個大字高高掛起,還要讓來臺裡做廣告的廠商,意識到咱們電視臺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地位……是無臺能比的。”
在座的各位,打一進科室大門就在反反覆覆聽著這句話。
擱心裡來回一琢磨,也通透了。
沒錯,哪家新聞機構能和央視相比?
《人民日報》的發行量再恐怖,老百姓也得天天去買啊!
電視機的全國擁有量的確是少,但架不住它方便啊。
只要家裡有,擰開都得瞧央視。
沒有電視機的家庭也不怕,都是誰家鄰居有,就上誰家瞧去。
所以說,電視機的群眾基礎是不能拿擁有量去權衡的。
照目前的形勢來看,如果廣播電臺算老大的話,它央視也能拿個第二了。
一位同志反應快,想到就立刻在會議上作出了發言。
周也明聽了直點頭,下一秒就想起了昨天江山的一番話,指著剛剛發言的同志,道:
“會後,你立刻把剛才的思路擬成書面材料,以後來一個客戶就發一份,一個廣告部門,首先得學會推銷自己。”
“開闢《榜上有名》節目,將廣告拍成宣傳產品的紀錄短片,”又一位同志看著材料說道:
“這倒不難,咱們臺本身就經常宣傳各省市的名優企業,但是……?
下個月的米國威斯汀豪斯電器和燕京計程車的廣告怎麼安排?這倆好像都不能擱在省優部優那一類吧?”
話音剛落,辦公室裡響起了嘀嘀咕咕的議論聲。
“這個嘛……?”之前還胸有成竹的周也明,此刻也犯了難:
“米國威斯汀豪斯……仍按原計劃進行,就把他們送過來的廣告直接配上字幕就得了,安排在每天3分鐘的廣告時間裡,
至於燕京計程車的廣告……這樣吧,大家散會後都去想想辦法,過兩天再議。”
“唉,可真麻煩啊,做個廣告還得遮遮掩掩的,西單的民主牆都變成廣告牆了,咱們臺播個廣告都不利索。”
“剛剛不是說了嘛,得給人民群眾一個適應的過程。”
“關鍵就是咱們臺的播出內容還是得儘快豐富起來,這樣臺裡才能安插更多的廣告。”
“廣告和節目質量,本身就是一對相輔相成的夥伴……”
一場班前會,開得周也明五味雜陳。
即想……又想……,是每位領導都在追求的目標。
回到辦公室的他,當即就拿起了電話:“老王,你和江山不是約著一塊去燕京電影學院嘛,什麼時候動身?”
“怎麼,找我有事?”正準備出門的王扶林,皺起了眉頭:“我要沒接伱這檔電話,都已經出發了。”
“那正好,”一聽這話,周也明單手收拾起了物件:“就坐我車去吧。”
“你也要去?”
“你不是要選副導演嘛,我幫著一塊掌掌眼去。”
“哈,”一聽這話,王扶林樂了:“你什麼時候也開始關心這些事了,不過能坐順風車去,也挺好。”
1979年的燕京電影學院,坐落在五環外郊區的朱辛莊,交通極不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