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升張口還想再說些什麼,頓了幾息後還是化作了一聲嘆息。
江海作為自己的頂頭上司,雖然年齡比自己小了幾歲。
但,東方都市報社在他的組織工作下,不但可以順利創刊,而且還運轉的有聲有色。
蔡文升心裡清楚,江總編原先也是一名副刊部的主編,卻從沒有因此來干預過自己的主編工作。
不僅如此,在自己提出一些新的建議,或對某些新聞需要追擊經費的時候。
江海也從來都是允以支援的態度。
這些信任,在蔡文升之前任職過的文化單位,屬於從沒有過的特權。
不可否認,能待在東方都市報的蔡文升,還真就是如魚得水。
報社能有一位年輕有為的總編,所以才敢於實行諸多創新。
但,也正因為他的年輕,蔡文升覺得自己應該在適當的時刻,提醒一下對方。
不過,很多時候,你勸他一萬句,倒不如他自己經歷一次。
“行吧,”決定不再堅持的蔡文升,生硬的說道:“既然總編已經拍板了,那就按你的意思辦。”
江海點了點頭,伸手將桌上的讀者來信歸攏起來:“再堅持四天,之後的內容都由你來定。”
蔡文升苦笑著搖搖頭:“反正這幾天,只要還有類似的信件,我都給送到總編室來。”
“都拿來,”江海太瞭解這些了:“無論咱們刊登什麼樣的習題,都不可能令每一位讀者滿意。”
“所以說浦江日報會討巧呢,一科一題不偏不倚。”
“伱看,從這就能瞧得出來,咱們報社和他們是不一樣的。”
安靜了幾秒後,兩人都笑了出來。
窗外,已經飄起了絲絲小雨。
點點滴滴的雨聲,令他倆同時望了過去。
“日子過得好快啊,”蔡文升站在窗前感慨:“不知不覺,咱們都市報都已經創刊5個月了。”
“的確如此啊,”江海伸出手,接住了幾點雨滴:
“同志們辛苦了,咱們報社從這個月開始終於尚有盈餘了。”
“口子補上了?”
“補上了,到下個月,”江海轉臉看著蔡文升笑道:“應該可以給同志們多發些獎金了。”
自1979年下半年開始,“新聞事業單位走企業化路線”的改革方法,初見成效。
接下來的幾年,全國將進入紙媒快速發展的階段。
快得有多誇張?
據統計,在1980年至1985年這段時間裡。
全國將出現每天一份的創刊速度,大到各省市文化宣傳單位、工廠、學校。
小到各鄉鎮、村委大隊……反正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它辦不成的。
這幾天的浦江城,每到夜裡都會飄落陣陣細雨。
如此這般,也可以為燥熱的空氣,平添幾絲清涼。
李若誠伸手摘下眼鏡,捏了捏鼻樑看向窗外。
兩扇透著光的窗後,依然有和他一樣挑燈夜讀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