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克林,紐約五大行政區中人口密度最大的一個。
1980年的布魯克林,科技發達、時尚前衛、文樂齊飛、塗鴉遍地、治安混亂……
總之,與曼哈頓一橋之隔的布魯克林,已經集齊了哥譚市的所有優點。
夜幕下的布魯克林,有一座小有名氣的“Super Big”整形醫院。
這一會,醫院對面的一家咖啡館裡,兩位穿戴考究的華人,正和另一個亞裔面孔面對面的坐在落地窗前。
“我是該叫您羅伯特呢?”
陳子超面無表情的瞧著對方:“還是何文國先生?”
說話的檔口,咖啡館門外的街道上,黑壓壓一排十多輛的小轎車,全部推開車門。
組織有序的一場團建活動,看得落地窗後的亞裔面孔產生了短暫性的胸部壓迫。
收回目光的十多秒後,他才強令自己鎮靜下來:“是的,我就是何文國,不過……我們好像不認識吧?”
“沒錯,你的確不認識我們,”
陳子超微微向外瞧了一眼:“但我們卻知道你。”
何文國:“……”
“何醫生還記得麼?”陳子超又瞧了眼對面的整形醫院:
“14年前,你為了一個10美元的賭約,向《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投了一篇針對中餐的文章,想必這篇文章見報後產生的影響你也一定記得吧?”
“你們究竟是什麼人?”何文國徹底驚了:“這些事是怎麼知道的?”
能查到他這倒並不奇怪,雖說當時投稿用的是化名。
但在之後的幾次接觸中,還是讓雜誌社的編輯知曉了自己的真實身份。
可這個10美元的賭約,對方又是如何知道的?
“你先別管我們是怎麼知道的,”
陳子超上哪清楚江山是從何而知的:
“我現在就問你一句話,你那篇文章中有關食用中餐的後遺症描述,是基於哪些研究基礎?伱又能提供哪些化驗結果?”
何文國聳了聳肩:“如果你們今天來找我就為了這事,我可以很負責的告示你……我在文章中闡述的觀點僅僅只是推測。”
“我頂你個肺!”
還真給江山說中了,陳子超剛想組織語言接著罵,何文國卻在這時搶先張了口。
“事後我見這事越鬧越大,便又寫了幾篇文章寄去了雜誌社,但他們卻一篇也沒有發表。”
“那你就這麼算了?”
“不然呢,我該做的已經都盡力了?”
“你盡力了?”陳子超:
“知道你這篇沒有根據的文章,給多少工廠多少工人帶來多大災難嗎?
全中國84家味精企業,幾千號中國工人,就因為你一篇文章全遭了殃。
就這,還不連他們的上下游企業,和身在海外的無數家中餐廳。”
和陳子超坐在一塊的鬼影幫少幫主:“在咱們中國有一句老話,擋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你說你擋了多少人的財路?”
陳子超:“人家從1921年辛辛苦苦發展了幾十年的民族產業,被你一篇文章全給汙衊了,就憑這點,我都能把你告到破產。”
“聽何醫生這名子,”少幫主:“怕不是也是華裔吧?”
兩個人配合默契的夾擊,夾的何文國滿頭大汗。
“我是真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大的影響,”一塊方帕子使勁抹著一腦門的汗,何文國:
“其實我當時就已經後悔了,但……唉!”
聽著對方給自己叩的帽子,何文國只覺得全世界的中餐館都讓自己給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