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外貿部下達的攻克任務,江山坐上了返回浦江的列車。
這一次,他也想為外貿部送上一份環環相扣的“飛輪計劃”。
畢竟,賣水有多暴利幾乎人人皆知。
除了每年高支出、高回報的廣告費,基本就等於是機器一開、黃金萬兩了。
但這一會的江山也明白。
想要一上來就讓青島汽水廠走上高支出、高回報的營銷套路,是根本就不現實的事。
再說,也不是所有的高宣發,就一定會得到高回報。
所以,江山決定幫嶗山礦泉水,琢磨出一個“低支出、高回報”的廣告套餐。
“看上去廣告費也沒少花呀,”
軟臥車廂內,廢寢不忘食的江山同志,一邊啃著黃瓜、一邊研究著李部留著他的資料。
據資料上顯示,除了中間的那十年,嶗山礦泉水的境外廣告就一直沒怎麼斷。
電視、廣播、報紙、戶外,一個都沒放過。
而且,自從進入了1978年,青島城呼啦啦一下就冒出了好幾家汽水廠。
汽水的品種,也豐富了不少。
青島汽水廠的生產量與庫存,跟著就躥了上去。
除了之前就有的嶗山可樂、嶗山檸檬、嶗山橘子汽水,還有……
“嶗山咖啡汽水、嶗山果子露、鮮桔汁、山楂汁、嶗山小香檳,嚯——”
江山看著眼前的資料,越看越覺得有戲:
“這些汽水難道不比嶗山白花蛇草水香?”
尤其是其中的小香檳汽水,那可真是8、90年代最受歡迎的國民飲料了。
在江山看來,人與人的眼光縱然千姿百種,但口味應該區別不大。
咱們國民好的這一口,送到他國人民的嘴裡估計也一樣。
相反,咱們如果難以接受的口味,那麼別的國家也肯定……嘶,好像真還不一定。
1962年,一款名為嶗山白花蛇草水的飲料,在國內首次亮相。
沒過多久,這款內功深厚的飲料,便在東南亞地區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購買熱潮。
新、泰、馬等多個溼熱地區的國家。
完全就把“清熱解毒、提神醒腦、幫助消化”的嶗山白花蛇草水,當成了一種百毒可解的東方神水。
無論是新加坡總統、還是柬埔寨國王,都是這款神水的忠實使用者。
即便是到了後世,白花蛇草水也在東南亞地區享有“總統飲品”“健康飲料”的盛譽。
依照桌上的資料顯示,這款水目前在東南亞的幾個國家銷售依舊穩定。
那麼就李部指定的宣發路線日、港、澳來看,外貿部是打算拓展、擴寬海外市場了。
新國成立後,上峰一句“你改行做外貿好不好?”
李強便從軍工轉到了外貿。
1978年4月,他先是宣佈了“三來一補”的發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