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這是我精心為你挑選的工藝品。”
“什麼?”朱時茂:“你倆也是來青島拍戲的?”
回去的一路,雙方都在互吹自己坐的軍用飛機又多厲害。
直到聽見青島的飛機編隊,專門為《飛行交響樂》的劇組來了一場飛行表演後。
江山和陳佩絲,才終於不吭聲了。
……
晚飯後,花石樓裡的每一位都在忙著自己的事。
最近,人氣暴漲的黃永鈺,一連線到了多家報刊的約稿。
這一會56歲的他,正在屋裡寫一篇《假如我活到一百歲》的散文詩。
隔壁的房間,已經與出版社談妥發行《髹飾錄解說》的王世襄,正在對屋裡的明代傢俱拍照。
為自己的下一本大作《明式傢俱研究》做準備。
三樓的一間小客廳內,朱時茂還在不停的羨慕著:
“要我說還是你們的領導牛啊,居然把這棟樓安排給了你們。”
這一會,只要大家不說話,就能聽見窗外的海浪聲。
坐在沙發上的江山和陳佩絲,一人抱著一本當月的《大眾電影》。
一邊看,一邊還時不時的湊在一塊樂呵。
“你倆在看什麼呢?”朱時茂好奇道。
“老茂你快過來,”
陳佩絲趕緊招招手:“你看,我和江山拍的戲登上《大眾電影》了。”
“是嗎,”
朱時茂趕緊一屁股坐在了陳佩絲的沙發扶手上:“嘿,還真是呀。”
整本雜誌從中間劈開,一篇《集編劇編舞為一身的新生代導演——江山》的文章。
將兩個整面佈滿了《致敬:永不消逝的電波》的劇照。
從舞蹈到短片,幾乎每一個小單元故事都給登了一張。
“江山,”朱時茂把雜誌捧在手裡,笑道:“這下你可出大名了。”
江山還沒來得及開口,
“他早就出名了”
陳佩絲指著自己在舞臺上的發報照片:“可惜我這張照片離得太遠了,連臉都看不清了。”
“看不清正好,”
朱時茂感覺:“不然觀眾們都快分不清誰是自己人了。”
“我說什麼來著,”
江山瞧著陳佩絲笑了:“不讓你演還不樂意,這下終於有人站我這頭了吧!”
“你倆少來,”
陳佩絲及時岔開了話題:“要我說,這個月《大眾電影》的封面,比前幾個月好看多了。”
80年代初期的《大眾電影》封面,一直是人民群眾最關心的話題。
不僅是群眾,各路演員明星們,也特想讓自己登上《大眾電影》的封面和底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