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電話裡傳出了愛人的哽咽聲,彭錦章趕緊回道:“是你家鄉的那位記者?”
“對,”樊錦詩緩緩點頭:“就是他,他離開敦煌的時候曾對我說過,一定會幫你儘快來到我身邊……”
老實憨厚的彭錦章,和樊錦詩同為北大歷史系同學。
現在的彭老師,已經是武漢大學考古教研室的副主任了。
由於武漢大學的考古系剛成立沒多久,所以面對彭老師的一次次請求,學校始終沒有批覆。
如果沒有江山一系列關於敦煌的新聞報導,彭老師的調職申請將等到7年後才能得到批覆。
但,這一切卻被報紙上的幾篇文章左右了,尤其是其中一篇名為《敦化莫高窟背後的神秘力量》。
由於標題的強烈殺傷力,令關不關心敦煌的群眾都抱著看上一會。
誰知,一看便被感動的一塌糊塗。
尤其是在文章中得知北大高材生樊錦詩,由於長期兩地分居不得相互照應。
先是大兒子從床上滾下來掉進了煤堆裡,接著又是小兒子沿著鐵路找媽媽,把自己找丟了兩次……
這還得了,一時間有關部門收到的信件,竟都是衝著這事來的。
樊錦詩夫婦能不能團聚,亦然成了部分群眾心中的頭等大事了。
“如果不是江記者,我們一家人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團聚呢,”彭老師無比感嘆:
“還是家鄉的同志護著你啊!”
“嗯,”此刻的樊錦詩已經激動的說不出話了。
土生土長的魔都姑娘,第一次有了老鄉這個概念。
“對了,伱和大寶什麼時候來敦煌,”樊錦詩有點等不及了:“來的時候記得給小強帶一罐大白兔奶糖……”
“你說慢一點,我拿筆記下了,”
彭錦章特開心的一樣樣記著,感覺比結婚那會兒還興奮:“這麼多,我乾脆把家給你搬過去得了!”
“你本來就要把家搬過來嘛!”
“哈哈哈……”
……
半個月前還因為出版社找上門求書一事,興奮的開茅臺的沈叢文,這兩天卻總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
此時的他,正圍著黃勇鈺的畫案直打轉!
看著在眼面前走來走去的表叔,黃勇鈺頭都要大了:
“我說表叔,你能不能回你家繞去,看得我腦仁生疼。”
“回家?”沈叢文終於停下了腳步:“回家誰幫我出主意?”
“可我幫你出得主意,你也瞧不上呀?”
“你那就是瞎胡鬧,”沈叢文擺了擺手,繼續踱步!
半個月的時間裡,已經有5、6家出版社找上了沈叢文的大門。
來的目的還都一樣,想要獲得《古代服飾研究》一書的出版發行權。
這會,黃勇鈺想想就好笑:“要麼一個沒有,要麼一來就這麼多。”
“說得就是呀,”沈叢文也苦笑著搖搖頭:“實在不行,我只能按你說得那樣,抓鬮得了!”
“可別啊,”黃勇鈺這會又正經了起來:“別等之後發行再出什麼問題,我還真擔不了這擔責。”
沈叢文忽然想到一人:“要不你給小江打個電話,問問他有什麼意見,說起來我這事還得虧了他的筆桿子呢!”
“他哪懂出版社的事,”
黃勇鈺記得當初江山的鋼筆字帖,還是拜託自己給找的出版社關係呢:“不過你一提小江,我倒想到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