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別說是創匯,到現在連保本都變得舉步艱難了。
依照國外的資本商場準則,哪個商品受歡迎,哪個就往前站。
那種半個月都不出一樣的,自然就只能靠邊站了。
長此以往,必將淪為吃灰濛塵的物件。
一想到在國內寵的跟什麼似的國民商品,在國外卻如此不招人待見。
連許沐春都聽不下去了:“你們就不能留著賣給自己人?非得拉國外去?”
“老許啊,”陸副局苦笑了一下:
“先不說這都是局裡在出國訪問時簽下的合約,你知道僅去年一年,全國就有多少家腳踏車廠上馬嗎?”
“多少?”
陸副局:“上百家。”
許沐春:“這麼多?”
“我們國家大大小小的腳踏車廠一直都很多,當然,淘汰的也不少,”鳳凰腳踏車廠的廠長說道:
“就這麼跟您說吧,我們廠在剛成立的那幾年,政府陸續將浦江的200多家腳踏車廠併入了我廠。
之後搞聯營時,又讓我們和40多家腳踏車廠簽訂了合作協議……”
這位廠長所說的成立之初,其實說的是鳳凰廠剛剛公私合營的時候。
他說的那個“聯營”,說白了就是允許40多家的腳踏車貼上了鳳凰的標誌。
而鳳凰腳踏車廠真正的成立時間,其實是在光緒年間。
誕生於1897年的同昌車行,也是我國第一家腳踏車行。
除了經營腳踏車的買賣,還兼做腳踏車的修理與出租業務。
之後到了1958年,公私合營後的同昌車行便掛上了浦江腳踏車三廠的招牌。
掛牌後的第一件事,便是登報向全市徵集腳踏車的全新商標。
很快,浦江一位中學教師的建議得到了廠領導的一致透過。
於是,象徵著吉祥、飛翔的馳名商標“鳳凰”,就這樣誕生了。
“併入鳳凰的200多家腳踏車廠,”許沐春詳細問道:“都是本市的?”
“對,就連之後聯營的40多家廠子,”鳳凰廠的廠長:“也都是我們浦江本地的。”
許局倒是頭一回聽說此事:“咱們目前的腳踏車產能是多少?”
“去年全年的產量已經突破了千萬,”陸局介紹道:“照目前的情況看,今年的產量還將進一步提高。”
“嗯,”許沐春點了點頭:“你之前說還有一批腳踏車即將運往國外?”
“永久和鳳凰兩家腳踏車廠,”陸副局點了點頭:“合計還有三萬輛腳踏車的出口訂單。”
許沐春聽得吃驚不小:“歐美?”
“不,就是米國。”陸副局:
“不過,不久前我們已經接到的對方暫緩交易的請求,原因就是我們的腳踏車沒有銷路,這事一旦被別有用心的國家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