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來就完全符合了徐克當年的說法:失傳已久。
1956年,廣州舉辦了名菜美點展覽,滿漢筵席被作為鎮場展品陳列了出來。
這一舉動,立刻引來了海外各國的注意。
幾年之後,日本首先向香江派出了滿漢筵席品嚐團。
此後的十年間,“滿漢全席”這個詞在港澳臺地區相繼出現。
到最後,居然還形成了不同的派系。
在當地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各界人士對滿漢全席的追逐、探討、熱捧……蔚然成風。
隨著“滿漢全席”的不斷升溫,導演徐克在1988年時編寫了一部相關題材的電影劇本。
但編寫好後的劇本,卻又被他扔到了一邊。
直到之後在1995年,拍攝由趙文卓主演的《黃飛鴻之龍城殲八》時。
由於攝影指導始終沒能把一碗米飯拍攝的誘人可口。
再加上老闆黃百鳴催促他先完成一部賀歲片,徐克便把當年的劇本翻了出來。
改巴改巴後,就變成了日後一舉擊敗《大話西遊》的美食扛鼎之作《金玉滿堂》。
與同樣也廣受好評,但敘述風格不急不慌、家長裡短的高分美食片《飲食兒女》相比。
《金玉滿堂》則是一部打頭起就刀光劍影、滿屏高光的“美”食鉅作。
這一點,完全與江山正在籌備的這部美食宣傳片不謀而合。
力求一幀不掉的“美”——就是完美!
試問世間誰不好“色”?
對於徐導對美的詮釋,估計業界沒幾個能攜手並肩。
《新蜀山劍俠》、《東方不敗》中的林青霞、《倩女幽魂》的聶小倩、《黃飛鴻》的十三姨;
《青蛇》的張曼玉、《蜀山傳》的張柏芝、《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的楊穎……
號稱最會拍女人的徐克,拍起美食片來也一樣精雕細琢。
在賀歲電影《金玉滿堂》中,開篇即用一組長鏡頭展示了一桌浩浩蕩蕩、色彩豐富的盛宴。
緊接著,打在螢幕上“燕京·釣魚臺國賓館”的字幕,一下就把整部影片的逼格拉了上去。
然後,一場廚藝擂臺賽的出現,讓螢幕前的觀眾在電影開場僅兩分鐘,就已經沒再挪過眼了。
當鍾鎮濤的一手“八仙過海”豆腐雕刻出現時,就註定這部美食賀歲片將在日後相當漫長的歲月裡,令全體觀眾久久回味、難以忘懷!
《金玉滿堂》中廚藝爭霸的劇情,完美詮釋了有徐克的地方就有江湖。
除了男女主角張國榮、袁詠儀、鍾鎮濤。
徐克不但請來了武術指導元彬,還在影片中讓趙文卓、大反派熊欣欣(李連杰的御用替身),將武術與顛勺完美的結合。
除此之外,依照當時的港片慣例,徐克還為《金玉滿堂》請了一位音樂製作人盧冠廷。
聽人名不大貫耳,見人臉才知此君在喜劇片中扮演了不少看似猥瑣的角色。
然而仔細一打聽便知:《賭神中發哥的出場BGM》、《賭聖中星爺的出場BGM》、《憑著愛》、《如風往事》……
在為《金玉滿堂》編寫插曲的同一年,盧冠廷還為《大話西遊》創作了《一生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