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正月。
浦江城的人民群眾,天天忙活著大街小巷放鞭炮、見面說聲新年好!
江海同志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與幾位業界專家站在一幅古蹟前聊畫。
更沒想到的是,他不但聊了,還聊得有模有樣。
依照“話多必有失”的古訓,江海決定見好就收。
巧的是,他這邊剛起意,那邊章局長已經付諸行動了。
在博物館門口雙雙惜別後,章局與江海順著臺階一路向下。
相比來時,章局長這會的步調要輕快了許多。
“江海你可以啊,”
直到這會,章局依然意猶未盡:“以前還真沒看出來,我們的隊伍中還有你這樣知識全面的領導幹部。”
江海笑了,他自己都沒想到:“不瞞您說,我也是受家庭的影響。”
“原來如此,”章局明白了:“我早就說過,耳濡目染是最好的教育。”
隔閡比想象中解除的還要順利,章局笑著拍了拍江海:
“可口可樂打廣告那事,你不用犯愁,到事我幫你頂著。說起來,作外商的生意,也是引進外資的一種嘛。”
“感謝領導對我們工作的支援,”江海和章局肩並肩走著:
“不過為了不讓您為難,我已經找江山談過話了,他會和公司商量一下,把可口可樂的廣告牌數量往下降降。”
“哦?”章局深知其中的不易:“如此自然是再好不過了,不過這樣一來,小江不會挨批吧?”
“江山說了,為了不讓您難做,他受點委屈就受點。”
江海在心中暗驚,怎麼如今的瞎話是越說越順了?
看來自我批評的工作,還是要繼續開展。
“小江同志有心了,”章局忽然念起了往日的點點滴滴:“你替我帶話給他,局裡沒有忘了他。”
江山的“春風度”廣告公司,開啟業以來一直順風順水,即便在報社的辦公室聯合辦公都無人能頂。
究其原因,一是能創收,二是頂不動。
試問這種既能替領導解憂,又不招惹是非的公司,哪個上級會不待見?
就拿今天這事來說,如果不是上峰有人替謝稚柳問話,章局是絕不會親自走此一招的。
江海明白對方的意思:“您放心,江山也念著您的好呢!”
走下臺階的最後一級,章局與江海笑著道別後,雙雙朝兩個方向走去。
走著走著,章局又想起了剛剛在博物館的那幕。
別說,江海同志還真是給宣傳部長臉了。
想到這,他停下腳步回頭看了一眼。
沒曾想,這一眼竟瞧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不遠處,一前一後停著兩輛小汽車。
當江海走過去的時候,其中一扇車門被推開了。
“哥,”江山的大長腿一邁,走下了車:“怎麼樣?”
“還用問嘛,”江海一根報喜煙已經燃了起來:“就憑你哥這好記性,幾句話還是忘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