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年代:從魔都譯製片廠開始> 第三百一十六章 江山轉動的命運齒輪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一十六章 江山轉動的命運齒輪 (1 / 4)

1979年,由於廖公對《少林寺》的樣片很不滿意,於是下令重新拍攝。

到了1980年初,依照香江導演對影視劇主題曲的重視程度。

新接任拍攝任務的張鑫炎導演,來燕京了。

他這次想見的人,就是日後為電視劇《紅樓夢》編寫全部13首配樂的作曲家王立平。

好巧不巧,王立平此刻正與王潔實、謝莉斯,坐在前往浦江的列車上。

他們此行的目的,正是為了參加浦江的《新星音樂會》。

而此時,另一位香江導演正在一位朋友的陪同下,慢悠悠的走向北大醫院。

他,就是最早的清宮三部曲《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一代妖后》電影的導演李翰祥。

早在1975年時,李翰祥導演竭盡所能,動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拍攝了兩部分別講述甲午戰爭、與戊戌變法的電影:《傾國傾城》、《瀛臺泣血》。

兩部鉅製上映之後,海外華語地區一片叫好。

當這兩部電影進入內地的VIP放映室後,文化部的高層忍不住連聲讚歎。

他們著實沒想到,在香江那樣的文化沙漠,竟也能有通曉歷史的能人藝士。

而李翰祥導演也逢人就說,這兩部電影沒能在紫禁城拍攝,將是他一生的遺憾。

一方有請、一方有意,這下就好說了。

1978年,生於白山黑水、長於文化長城的李翰祥,在“朋友”的牽線下開啟了一場秘密旅行。

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期間,與北影、上影、西影等內陸著名電影廠皆有接觸。

一波心潮澎湃後,李翰祥決定在內地拍攝一部電影。

但之後的一切,似乎並沒有他想的那麼容易。

首先,電影的選材就是個問題。

1980年,當李翰祥興沖沖的拿著幾個題材,交給文化部的領導時。

被告知他的這些選項,早已經被人提前收了。

老舍的《茶館》,給了導演謝添。

溥儀的《我的前半生》,義大利已經當《末代皇帝》買走了。

電影《周恩來》,肯定不會給他拍……

一番絞盡腦汁後,李翰祥決定重操舊業,乾脆還是拍清宮戲得了。

巧了,文化部也是這麼想的。

於是雙方一拍即合,初定了《慈禧傳》的拍攝計劃。

可等李翰祥泡好茶、點上煙準備開編時,卻發現越遍越離譜。

原來自己的那點歷史知識儲備,早已經被香江的兩部清宮戲消耗乾淨了。

沒辦法,只能去求高層相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