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年代:從魔都譯製片廠開始> 第三百一十四章 這一玩,便成了一個學派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一十四章 這一玩,便成了一個學派 (1 / 6)

2003年,四月。

一位神情緊張的中國女士,提著一隻黑色旅行包,行色匆匆的走進了紐約國際機場。

“未免夜長夢多,你即刻就帶著東西離開。”

“答應他,別跟他討價還價,寶貝到手趕緊回國……”

只因為這幾句話,這位女士在返航的途中一分鐘都不敢閤眼。

一直緊緊的抱著旅行包。

看著她這副坐立不安的模樣,兩位空姐擔心的過來詢問了好幾遍。

她們哪裡清楚,之所以這位女士不敢閉眼,完全是因為她懷裡守著的是整整三卷的“王羲之”。

她,就是國家文物外事局的局長王立梅。

而她這會抱在懷裡的,正是流失海外的北宋國子監本《淳化閣帖》。

……

若在國內問一句:中國的古董教父是誰?

即便是啟動一場多方辯論會,也辨不出什麼結果。

但若在國際市場打聽一下,立刻就會得到一個答案:安思遠。

別有諷趣的是,這個聽起來很中國的人名,卻不是中國人。

而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米國佬。

這位米國佬,也正是王立梅局長這場跨國交易的物件。

按照安思遠的原話,出讓“王羲之”的450萬美元報價,完全就是一個給中國的友情價。

有趣的是,早在1996年時,也曾有人建議故宮博物院來一場同樣的交易。

讓國寶《淳化閣帖》迴歸祖國。

但1996年時的安思遠表示不接受交易,只接受交換。

一番商量後,雙方同意以故博的三串朝珠,交換《淳化閣帖》的6、7、8“王羲之”卷。

可當安思遠帶著寶貝趕到故博後,卻表示沒瞧上故博的三串朝珠。

然後,自行在故博的展廳裡,點了一隻翡翠和一件明代傢俱。

可惜,安思遠雖然精明,但故博的專家也不傻。

各自數了數對方的心眼子後,這場交易毫無意外的告吹了。

……

時間回到1979年年末,遠在紐約的安思遠敲響了一扇後門。

之後,便收到了允許參觀WG藝術品倉庫的通知。

到了1980年正月,這位米國的“中國古董教父”、“明代傢俱之王”……來中國了!

而那位日後將與其數心眼的故博專家:啟功同志。

這一會,正和另一位故博專家朱家溍,站在大雅寶衚衕裡。

“永鈺啊,你表叔起了嗎?”

正在刷牙的黃永鈺,隔著窗玻璃向外看了一眼。

含著一嘴白沫咕嚕道:“他起沒起我上哪知道,你得上他家問去。”

不用他提醒,啟功和朱家溍已經直奔沈叢文家去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