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的冬天,雖沒有北方凍得結實。
但只要看看屋簷下掛的那排冰錐子,就知道氣溫有多低掉了。
一隻煤爐,幾節通向窗外的鐵皮煙囪,便成了這個年代實打實的小暖爐。
噗——
暖爐上的開水壺撲騰起來了,陳佩絲提起水壺給自己和江山各沏了一杯茶。
接著,趕緊又窩回了沙發。
前些日子,餘思歸從東京新帶回的一批雜誌,全部被陳佩絲牢牢掌握在了手裡。
只有等他看夠之後,才能落入劉小慶和潘紅的手中。
江山坐在書桌前,翻看著黃沾寄來的一大摞麥當勞簡歷。
或許是擔心內地的土包子見識短淺,不瞭解洋快餐的深淺。
哪怕已經被查良鏞告知江山不但去過東京、也到過香江。
但還是不放心的,給江山寄來了一小箱的麥當勞資料。
可,錢的事卻隻字未提。
好在,江山這會也不著急提錢。
看著眼前即熟悉又陌生的“M”,他倒真有點想念熱漢堡加冰可樂的滋味了。
說起來最初的麥當勞,只是米國的麥克唐納兄弟在1940年建立的一間汽車餐廳。
店裡銷售的主菜是熱狗。
但經營了一段時間後,兄弟倆發現店裡最受歡迎的餐品居然是漢堡包。
於是,便趕緊調整了選單。
這一調整,令店裡的營業額立刻起飛。
截止1954年,麥當勞已經發展成了擁有10家連鎖店的餐廳。
也正是在這一年,麥當勞的奶昔機供應商克羅克發現了它的無限商機。
在其它快餐店只配置一、二臺奶昔機的時候,麥當勞餐廳卻將奶昔機的數量提高到了八臺。
一番暗中觀察後,克羅克決定籌借重金,從麥克唐納兄弟的手中,將麥當勞連名字帶鋪子一塊買了下來。
到手後,克羅克立刻對店面進行了全新設計包裝。
直到這時,麥當勞的門頭上才出現了經典的金色大“M”標誌。
一張黑白照片出現在了江山的視線裡。
“這是什麼?”陳佩絲的聲音猛然從身後傳來。
“漢堡,”江山頭也沒回的答道。
“漢堡是什麼?”
“兩片圓麵包的中間擱塊牛肉餅、再擱片菜葉、擠點蛋黃醬就得了。”
“聽起來還怪好吃的,”陳佩絲看著照片上的漢堡包:“不過這玩意看起來也忒大了吧。”
“這是店家做得一隻放大的漢堡模型,”江山點了點照片:
“1975年,米國的麥記在香江開了一家餐廳。為了宣傳,他們做了一隻巨大的漢堡包。”
江山夾著香菸的手,在空中劃了一個大圈:“然後,放在一隻小艇上,從香江島一路運到了九龍,引來了岸邊無數人的圍觀。”
就在這一年,在一隻菠蘿包僅買0.5港元的時候,一隻巨無霸的價格已經賣到了3.9港元。
相比73年登港,75年撤店的肯德基,麥當勞在香江的發展可以說是一路順風順水。
香江人民對麥記付出的感情和金錢,也要高於任何一家快餐品牌。
電影《甜蜜蜜》中,手把手教黎明點餐的麥當勞服務員張曼玉,待著店員帽的齜牙一笑,令麥當勞的制服立刻璀璀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