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長河鎖浪> 第四十八章 特殊人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八章 特殊人物 (1 / 3)

熱潮的湧動尚未平息,戈壁灘上的水利工程已悄然成為國家在新疆戰略棋盤上的關鍵落子。這一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突變的局勢,猶如塔克拉瑪干毫無預兆的沙暴,讓原本已經敲定的一系列技術合作瞬間陷入僵局,使得工程建設面臨嚴重的技術瓶頸與物資短缺困境。

張志成他們從村裡回來之後,剛消停了兩天,林師長的吉普車踏著今晨的起床號聲不請自來。吉普車“嘎吱”一聲,在指揮部前重重剎住,捲起的沙塵肆意瀰漫。林師長推開車門,腳步急促,徑直朝指揮部走去。張志成、孫專員和王力正在指揮部內商討工作,瞧見師長這般模樣,心裡都“咯噔”一下。

“師長,來得這麼急,莫不是出啥大事兒了?”張志成率先開了口,雙眼緊緊盯著林師長,試圖從對方神情裡捕捉到一絲線索。林師長沒顧得上客套,直接說道:“我車上拉了個人,就是之前跟你們提過的特殊人物。咱開啟天窗說亮話,這人是內地高校頂尖的水利專家,在水利工程設計、施工技術、水資源管理等方面有著深厚造詣和豐富經驗。可眼下,被打成右派了。我就問你們,敢不敢用他?”

這話仿若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在眾人中間炸開。現場死寂一片,唯有遠處施工的嘈雜聲,隱隱傳來。王力滿臉的不贊同,急吼吼地說道:“師長,這右派可是犯了嚴重政治錯誤啊!咱們這水利工程,那可是關乎國家戰略的大事,能讓這麼個有問題的人摻和進來?我瞧著懸乎,萬一他使壞,出點啥亂子,咱們誰能擔得起這責任吶!您想想,咱們在這沒日沒夜地幹,不就是為了確保工程順順當當。要是因為用了這麼個有政治汙點的人,導致工程出簍子,咱們怎麼對得起國家的信任,怎麼對得起那些盼著工程完工改善生活的老百姓!”王力越說越激動,額頭上青筋暴起。

孫專員揹著手,在原地緩緩踱步,臉色陰晴不定,過了好一會兒,才長嘆了一口氣,緩緩說道:“王力這話,不能說沒道理。右派這帽子,可不是鬧著玩的。咱們工程責任重大,要是用人不慎,那可就成了國家的罪人吶。可……這麼好的專家,就這麼放棄,實在是太可惜了。國家培養一個人才,得耗費多少心血啊,他能在水利領域做到頂尖,肯定有過人之處。咱們現在工程陷入技術僵局,渠道防滲技術不過關,水庫壩基處理難題未解,正需要這樣的人來打破困局。但政治風險又不得不考慮,一旦出了問題,整個工程都可能毀於一旦。”

張志成一直緊抿著嘴唇,沒吭聲。大腦在飛速運轉,各種利弊在腦海裡激烈碰撞。他深知工程此刻的艱難處境,也明白政治風險的嚴重性,但更清楚人才對工程的重要性。林師長瞧出了他的心思,目光直直地看向他,問道:“小張,你咋想的?別光聽他們說,也給我個痛快話。”

張志成猛地抬起頭,斬釘截鐵地說道:“師長,我覺著咱們得要這人!您瞅瞅咱這工程,現在遇到多少難題,尤其是技術上的,正愁沒個能人來指點迷津呢。右派咋了?是人就會犯錯,也能改正。咱們搞工程,看的是真本事,只要他能給工程出謀劃策,解決實際問題,那些個帽子啥的,都不重要!咱們來這兒,不就是為了建設祖國的邊疆,改變這片土地的面貌嘛。現在有這麼一個能助力工程的人擺在眼前,因為所謂的政治帽子就拒之門外,這不符合咱們為國家建設拼搏的初衷啊。咱們不能讓偏見阻礙了工程的推進,不能讓大好的建設機會白白溜走。”

王力一聽,眼睛瞪得溜圓,著急地跳起來:“志成,你這想法太冒險了!政治立場,那可是原則問題,容不得半點馬虎。咱們可不能感情用事,拿工程開玩笑啊!你想想,在這個特殊時期,政治風向多變,咱們要是因為這事兒犯了錯誤,被上頭問責,整個工程的進度都會受影響,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可能付諸東流。咱們承擔不起這個後果啊!而且,誰能保證他真的能一心一意為咱們工程服務,不會把那些錯誤思想帶到工地來,影響大家的幹勁?要是隊伍的思想亂了,工程還怎麼幹得下去!”

張志成看向王力,神色緩和了些,耐心地解釋道:“老王,我可不是一時衝動。你想想,咱們在這荒無人煙的戈壁灘上,條件有多艱苦,好不容易盼來個能幫咱們攻克技術難關的人,就因為一頂右派帽子,把人家拒之門外,這說得過去嗎?要是因為顧慮太多,錯失了人才,那才是真正的失職!咱們從五湖四海來到這裡,為的就是建設邊疆。現在工程遇到瓶頸,技術難題成了攔路虎,咱們難道要眼睜睜看著工程停滯不前,就因為害怕承擔用人的風險?咱們都是老黨員了,黨教育咱們要實事求是,不能只看表面的標籤。這個專家既然有真才實學,咱們就應該給他一個機會,讓他用行動證明自己。咱們可以在使用他的過程中,對他進行監督和引導,確保他不會偏離正軌。而且,咱們的工人都是經歷過艱苦考驗的,有著堅定的信念,不會輕易被不良思想影響。”

孫專員微微點頭,“志成這話,在理。我心裡也清楚這事兒的分量。我把他帶來,就是想聽聽你們的想法。我也知道這事兒難辦,可這專家確實有真才實學,在水利方面的見解,那是獨到得很。我打心底相信,他能給咱們工程帶來轉機。但王力的擔憂也不無道理,咱們得找到一個萬全之策,既能讓專家發揮作用,又能確保工程的政治方向不出問題。這事兒,得慎重再慎重。”

張志成接著說道:“師長,我願意擔這個風險!要是因為用了他,出了啥問題,我一人承擔全部責任!咱們現在最缺的就是技術支援,有了他,說不定好多難題都能迎刃而解。為了工程,我豁出去了!我相信,只要咱們用心去引導,他一定能為工程做出巨大貢獻。而且,咱們可以制定嚴格的監督機制,從工作安排、技術方案稽核到日常行為管理,全方位把控,確保萬無一失。”

王力還是一臉擔憂,“老張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你當真想清楚了?!你忘了上次那個通訊員,就蹲在帳篷裡擺弄電臺就把我們都害了!這可不是小事,一旦出問題,就是大問題。咱們不能再重蹈覆轍啊。”上次通訊員事件給他留下了深刻的陰影,讓他對任何可能存在風險的事情都格外警惕,他害怕再次因為一個疏忽,導致工程陷入危機。

張志成用力地點點頭,“想清楚了!咱們不能因為怕擔責任,就畏首畏尾。工程要緊,國家的戰略部署要緊!我信得過這位專家,也信得過咱們自己,一定能把控好局面!”

林師長凝視著張志成堅定的目光,又轉頭看向滿臉憂慮的王力,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志成有這份擔當,確實難能可貴,可這事兒畢竟干係重大,絕非兒戲。咱們還得再仔細謀劃謀劃,想想如何把風險降到最低。”

眾人再度回到指揮部,圍坐在那張破舊的桌子四周。林師長從公文包裡取出一份檔案,遞給大家:“這是那位專家的詳細資料,你們先看看。”

張志成接過檔案,認真翻閱起來。資料顯示,這位專家名叫陳啟明,畢業於國內頂尖水利院校,曾參與多個大型水利工程建設,在專業領域成果斐然。但在一次學術討論中,他提出的觀點與當時主流思想相悖,因此被打成右派,下放到農場勞動改造。在農場期間,他仍心繫水利事業,利用業餘時間研究水利技術,結合實踐提出了一些創新的想法。

孫專員看完資料,語氣平緩地說道:“從資料來看,這陳啟明確實是個人才。咱們工程眼下遭遇的技術難題,像渠道防滲、夏季溶雪性洪水對邊坡的壓力等等,他在以往專案中都有過成功的解決經驗。他提出的一些創新技術和理念,或許能為我們的工程帶來新的思路和方法。”

王力皺著眉頭,手指點著檔案上“右派”兩個字,憂心忡忡地說:“可他這政治身份擺在這兒呢,咱們要是用他,萬一被上面追究,那咱們誰都脫不了干係。而且,他在農場待了這麼久,技術理念是否還能跟得上時代發展,是否適合咱們這個工程,都得打個問號。”

張志成放下檔案,一臉認真地說:“老王,咱們不能只盯著他的身份。如今工程進展緩慢,技術難題猶如一座大山,沉甸甸地壓在我們頭上。陳啟明有能力幫咱們搬開這座大山,咱們不能因為一個身份問題,就錯失這樣的人才。至於技術是否過時,咱們可以和他深入交流,實地考察他的過往成果,再做判斷。”

林師長點頭贊同:“志成說得在理。咱們來到新疆建設兵團,就是為了給國家做貢獻,為邊疆發展出力。現在有機會推動工程順利進行,咱們絕不能退縮。不過,王力的擔憂也不無道理,咱們得想個周全的辦法,既能讓陳啟明發揮作用,又能確保工程不出岔子。”

眾人陷入了沉默,各自思索著。過了一會兒,孫專員抬起頭,提議道:“要不這樣,咱們先讓陳啟明以技術顧問的身份參與工程,先不給他正式編制。這樣一來,就算出了問題,咱們也還有轉圜的餘地。而且,在合作過程中,我們可以密切觀察他的表現,根據實際情況再決定是否進一步任用。”

王力依舊有些遲疑:“這樣能行得通嗎?他要是知道咱們只讓他當顧問,會不會不盡心幫忙?畢竟,沒有正式身份,他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受重視,缺乏歸屬感。”

張志成接過話茬:“我覺得可以先試試。咱們先跟他把話說清楚,只要他能幫工程解決問題,我們會在合適的時候,為他向上反映,爭取恢復名譽。而且,咱們在工作中也可以多留意觀察他,給他充分的尊重和信任,讓他感受到自己對工程的重要性。同時,我們可以制定詳細的工作目標和獎勵機制,根據他的貢獻給予相應的回報。”

林師長權衡了一番,拍板道:“行,就這麼辦。志成,你去跟陳啟明談。你跟他打過交道,比較瞭解他的情況,你去把咱們的想法原原本本告訴他,也聽聽他的想法。記住,要坦誠相待,既要讓他明白我們的需求和期望,也要理解他的處境和顧慮。”

張志成站起身,身姿挺拔,語氣堅定:“是,師長。我一定把這事辦好。”

張志成來到吉普車前,陳啟明正坐在車裡,眼神中透著一絲落寞。張志成輕輕敲了敲車窗,陳啟明開啟車門走了下來。

張志成看著陳啟明,神情誠懇:“陳教授,我們商量了一下,想請您以技術顧問的身份,參與我們的水利工程。眼下工程碰上了不少技術難題,渠道防滲效果不佳,夏季溶雪性洪水很容易在上游造成滑坡,形成堰塞體……這些都嚴重影響工程進度和質量,我們需要您的幫助。”

陳啟明苦笑著搖搖頭:“技術顧問?說白了,就是個臨時工吧。我知道你們顧慮我的政治身份,可我是真的想為國家做點實事。在農場勞動改造的這段日子,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問題,也渴望能有機會證明自己的價值。我雖然戴著右派帽子,但我的專業能力和對國家的忠誠從未改變,我希望能在這個工程中發揮自己的專長,為邊疆建設出一份力。”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