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2年開始,北極熊就在設計這款先進的戰鬥機,它的特點是採用一體化氣動佈局,不僅提高了飛機的氣動效能,而且增加了燃油艙和裝置艙的空間。”
“為改善飛機的大迎角效能,蘇27的機翼選用了曲線翼尖,並安裝翼根邊條;但這種一體化方案在當時遭到了多數專家的反對,一度瀕於夭折。”
“在過去的十幾年,蘇霍伊設計局做了各種各樣的設計改善,最終才有了蘇27的成功定型。”
“我們要是能夠把北極熊剛剛定型的先進戰鬥機換回來,意義絕對是非常巨大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國家的航空現代化工作,就算是正式開始了。”
作為分管戰鬥機專案的副總工程師,沈言歡代表三機部跟朱建生做了很深的交流。
他絕對是支援這個交易的。
當然了,朱建生過來肯定也不能單純的為三機部著想,多少也是要為首都理工大學的利益考慮。
不管是在航天器的設計還是導彈技術研究,首都理工大學這邊都是有一定的積累,但是跟首都航空大學以及國防科大等高校比起來,還是有差距。
沈言歡同意今後三機部那邊也跟首都理工大學那邊做充分的交流,甚至可以把下屬的一兩個缺少經費的研究所直接劃撥給首都理工大學,讓朱建生可以把飛行器設計系給搞起來。
最終真要是搞成了,絕對是一件大好事。
五機部和三機部這邊統一了意見,再拉上七機部以及戰鬥機的使用單位一起跟上級彙報,方案自然就很容易獲得批准。
北極熊大使館那邊,安德烈沒有等太久就獲得了華夏這邊的反饋。
“謝爾蓋耶夫,華夏希望我們使用蘇27戰鬥機來換洲際彈道導彈發射車,10架戰鬥機換10輛發射車,你覺得這個方案可行嗎?”
作為大使,安德烈知道的資訊是非常多的。
蘇27這種搞了十幾年的重點專案,他更是知道不少相關的內容。
具體的技術引數資訊他不清楚,但是這款戰鬥機的先進性,他是很明白的。
這種情況下,華夏提出來的方案是否適合跟國內彙報,他就需要先權衡利弊一番。
要不然一個對北極熊很不利的方案要是彙報回去,會讓國內的人對安德烈很失望的。
這兩年,北極熊那邊兩個老大都接連去世,本身的局面就有點特殊,安德烈自然更加不想在這種特殊的時候給國內留下不好的印象。
別到時候努力的方向錯了,那就麻煩了。
“華夏的這款發射車的技術在全世界範圍來看,技術都是非常先進的。”
“從華夏跟美利堅那邊的交易情況來看,這些導彈發射車的價值也是非常高,售價很昂貴。”
“它們提出一輛發射車換一架飛機,應該還是兼顧了多方面的內容,看起來是一個相對公平的提議。”
謝爾蓋耶夫結合自己瞭解的資訊,飛快的給出了一個參考意見。
有點時候隨便說話是要負責任的,但是有的時候領導問你話,你卻是藏著掖著的話,那就不要想著進步了。
說的不好聽點,有的時候領導不是不知道,但是人家需要一個人把他想說的話說出來。
你要是一直不說,那不是在跟領導過不去?
“你說的也有道理,華夏那邊給的回覆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我們先把這個方案彙報給國內,看看能不能說服相關的部門。”
安德魯聽到謝爾蓋耶夫直截了當的給出了意見,心中也是鬆了一口氣。
對方在國內是有大佬賞識的人才,拉上他一起推動這個專案,會省去不少的麻煩事。
“最好就是能夠讓洲際彈道導彈的使用部門去跟蘇霍伊設計局的人溝通,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說服蘇霍伊設計局那邊同意這個交換。”
“要不然對方不同意的話,相關部門那邊為了避免承擔責任,估計也會遲遲不做決定。”
雖然謝爾蓋耶夫的年紀不大,但是對國內各個部門的條條框框和做事的門道卻是很清楚。
要讓人做判斷,最好就不要讓人家承擔太大的風險,這樣子才比較容易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聽勸的安德魯,很快就把這些建議都落實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