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子的安排,有好處也有壞處。
短期內來說,也沒有什麼太多的選擇。
“這一次我們的新款BJ212使用了不少的新技術,最終能順利的推進到樣車組裝的階段,全廠上下也是下了大功夫。”
“到時候樣車組裝出來之後,廠裡面應該會邀請一機部和相關部門過來參觀確認吧?”
現場的零件組裝,肯定是不需要廖成文和江輝他們親自上手。
所以他們現在倒也有比較多的時間站在旁邊聊著天。
“肯定會的,不過鄭廠和陳總工那邊應該想要等我們的樣車正式的組裝完成之後再去邀請。”
“避免中間出現什麼意外。”
江輝這麼一說,廖成文鬆了一口氣。
這段時間一直都沒有聽說這方面的安排,他還以為廠裡面沒有這方面的打算呢。
原來是擔心樣車組裝過程出現問題,想要再等一等才去邀請。
一輛車的零件那麼多,安裝過程當中發現一些大問題也是不奇怪的事情。
甚至看起來零件的安裝沒有問題,但是實車駕駛確認的時候出現故障的可能性也是完全存在的。
鄭海明和陳奇選擇自己親自試過之後再去邀請領導過來,也算是比較穩妥的一個辦法。
畢竟功勞肯定是他們廠的,不差那幾天的時間。
但要是操之過急,到時候好事變壞事,那就很讓人感到遺憾了。
“前段時間陳總工和你帶著大家一起去各個配套廠做了各種確認,零件都是按照圖紙生產生產來的,出現意外的可能性應該很低。”
“不過穩妥起見,等過幾天樣車組裝完成之後再去邀請,倒也可以。”
正常的流水線生產汽車,或是一輛車下線的時間還不到一分鐘,現在效率就算是差一些,也可以做到一小時好多輛的水平。
而試作的樣車卻是需要好幾天的時間才能完成一輛車的組裝,這也是各個主機廠那邊都比較常見的情況。
畢竟量產生產的時候,一個總裝車間可能就有一千多號人,但是試作的時候就只有幾個人在那裡組裝。
需要耗費的時間肯定是多很多的。
……
新款BJ212樣車組裝這麼重要的事情,廠裡面肯定也是很重視。
陳奇這個總工程師每天上班和下班的時候都會過來看一看,確認一下進度。
鄭海明這個廠長也是專門過來看了一眼。
“小江,目前的進展還算順利嗎?”
看著已經有模有樣的樣車,鄭海明的心情非常的好。
首都汽車製造廠很快又可以給上級帶來一個驚喜了。
雖然之前一機部那邊已經過來參觀過油泥模型,對於車型的外觀已經有比較直接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