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繇降下力量的時候,東海之中一些道境的修士或多或少都有所察覺。
居住在東海蓬萊島,紫光竹林中的東辰君是所有人中看到最多的一個,他在知曉力量來源的瞬間,便看向中土方向,目光變得有些深沉。
‘古神開劫嗎?’
作為能夠坐鎮蓬萊島的道境修士,東辰君成就道境的時間雖然不算長,但道行卻絕對不算弱小,加上蓬萊島的特殊性質。天地之間,除去天帝、五方上帝等極少數神道帝君外,沒有人能夠在東海穩壓他一籌。
只要他願意,整個東海境內,除去東海龍宮等極少數地方外,所發生的的一切事情,都瞞不過這位仙道大能。
‘不知道,這一次,我們能不能掙脫當年大禹王留下的後手。’
東辰君看了看身前的小池。
那池塘明明不大,卻給人一種蘊含萬頃碧波的奇妙感覺。
凝神看去,可以見到有金鱗、白鯉在水中游曳、赤魚、青蛟上下騰躍,靈龜、鰲魚潛伏碧葉之下,蓮華綻放,花瓣中點點玉露轉動,重重瑞氣,道道寶光,映照出萬千妙相。
東辰君的目光透過池水,盯著下方重重仙氣壓制著的一縷土黃色寶光。
昔日紫府洲分裂,化作五島十洲,其中外圍土地所化的十洲散落四海,慢慢同當地地氣相合,化作四海仙道修士聚集之地。
核心地區因為清氣濃郁,所化的五島在四海之中隨波逐流。
期間有兩座島嶼神秘失蹤,只剩下蓬萊、方丈、瀛洲三島,繼續飄蕩。直到大禹治水的時候,為了彌補自己將中土汙水注入東海,安撫東海仙神兩道修士,蓬萊三島才在大禹王權柄的牽引下,被錨定在東海海域之中。
因此,蓬萊、方丈、瀛洲三島上,是留有大禹王的一些後手。
這也是蓬萊、方丈、瀛洲三島在這劫數臨近時,選擇封閉的原因之一。
夏朝終究是大禹王后裔建立的王朝。誰也不敢說,大禹王有沒有給他的後裔留下什麼針對三仙島的方法,讓他們能夠逼迫仙道入局。
“東辰道友,怎麼又在思索如何破除這神力不成?”
話語之間,一位戴玉冠,穿青服,面容俊秀,眸子晶瑩的少年走了出來。
這少年青服之上有著諸多配飾,繡有燭龍紋樣,乾坤圖案,舉手投足帶著一股仙道的縹緲氣息,內裡卻有隱含著一股神道的尊貴氣質。
“赤燭道友,你怎麼來了?”
東辰君見到這位少年,面色微變,在他的眼中,眼前這位少年乃是一條瀕臨死亡的異種燭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