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玉宸金章> 第五百零七章 兩家人(求訂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零七章 兩家人(求訂閱) (1 / 2)

…………………………先發後改…………………………

在玉宸和劉縣令交流的時候,長平觀觀主也在和玉宸暗中交流。

‘玉宸道友你若是想要安穩修行,最好選擇第二種,無論是是第一種還是第三種,對於想要安穩修行的人而言,都是坑。’

‘此話怎講?’

‘你別看劉縣令對你頗為尊敬,實際上朝廷對於我等仙道修士,從來沒有信任過,其中不少人還秉承著八十年前的藐視態度,哪怕加入其中,也是要經過重重試探。剛才詢問你是否願意加入是一次,這三個任務又是一次。’

裴觀主的話語中帶著些許不屑,而後又用有些羨慕,又有些嫉妒的語氣解釋其中原因。

‘說到底還是朝廷內諸多世家門閥不願意我等仙道進去分一杯羹,畢竟朝廷執掌人道祭祀之事。每年朝廷積蓄的力量都可以在原有的官員體系下,額外冊封三四位五品靈格,若是不計代價,朝廷甚至能硬生生製造出複數位的三品仙神位格。’

‘這些東西,那些世家和門閥自己都不夠分,怎麼可能給我們機會?至於劉縣令口中的六品真人位格,不但是虛封,還是一次性的交易。你領取一次氣數和願力後,也就剩下個名頭。’

玉宸聽到這話,倒也不奇怪,要是朝廷給與實封,他才要懷疑對方的用心。畢竟實封的話,朝廷每年都需要額外支出一筆氣數和願力,哪怕數量不足凝聚位格的百分之一,可天長地久,消耗同樣不少。

裴觀主並不在乎玉宸的想法,他繼續道:‘你若是選擇第一種,在這群人看來,便是加入朝廷只是權宜之計,不情不願,必然會在你封地上做手腳,最好的結局也是去靠近東洋的海島,或者靠近南洋一帶的蠻荒之地鎮守。’

‘這些地方大多有著本土勢力,雖然早早就被朝廷征服,但隨著這些年來西洋戰爭的膠著,一些人也是起了獨立的心思。你也不要想著在那裡發展,朝廷留在那裡的眼線一旦察覺到不對,便會以種種理由讓你挪個地方,方便他們分化你的宗門。’

‘你若是選擇第三種,前三十年或許會過得不錯,但三十年之後,每隔五年都就需要送一批弟子前去前線,說是五年一換,可實際上能夠回來的百不存一。加上前線需要的物資大多是一些特殊的物品,培育起來頗為麻煩,等於是慢性放血。’

‘多謝裴道友提醒,我會仔細斟酌的。’玉宸對裴觀主真心實意的表示感激,因為對方雖然帶有一點私心,但整體而言,還是比較公正的。

選擇第一種,容易被視作是來混吃混喝的傢伙,自然沒什麼人看得起,被朝廷內部勢力針對的時候,也不會有人願意拉扯一把。

選擇第三種,想來是唯一一種能夠真正意義上加入朝廷體系的方法,但期間必然要經過長時間的放血,直到上面的那群世家門閥代表人物,覺得已經將你“打磨成才”,才有可能讓你加入體系內。

期間,或許還會有某些人“看重”,賦予你“重任”,至於這些人到底是藉助你的氣數牟利,還是真的想要考驗你,就不好說了。

對比起來,還真的是第二種最適合玉宸。

除去鎮守一方的職責外,定期派遣門人弟子去完成一些任務,本就代表了一種願意在一定程度上聽從朝廷指示的含義。

最有意思的是,劉縣令並沒有告訴玉宸任務到底是什麼,也沒有說強制要去,其中可以研究的地方顯然不少。

‘或許,第二種任務,本身便是此方天地,在這個特殊時期,仙佛體系和朝廷體系互相妥協的產物。’

有了這樣的認知,玉宸自然不會做其他選擇,知道玉宸的決定後,劉縣令態度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氣息冷漠的些許,同玉宸交流兩句後,便果斷離開。

不過,在離開的時候,劉縣令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同幾位雲巖縣的舉人交流了一番,告知他們玉宸的選擇,以及對方即將離開此地的未來。

站在諸多舉人後方的王舉人聞言皺了皺眉,其子王秀才忍不住低聲勸說自己的父親:“父親,劉大人已經走了,我們是不是也跟著離開?”

“再等等。”王舉人站在原地,輕聲開口,望著其餘幾位同為舉人的老友,大家都沒有率先起身。

但沉默不可能持久,一位中年舉人嘆了口氣,率先表態:“罷了!罷了!我明家好不容易在雲巖縣立下一點根基,子孫也還算成器,卻不能為了一個可能,放棄此地基業,各位,在下先走一步。”

說完,這位舉人將自己的禮物交給邊上招待自己等人的童子,告罪一聲後,轉身離去。

這位明家舉人一動身,連著三四人一起離開,他們或是本地大地主,或同為舉人,最後留在此地的只剩下王舉人和另外一位穿金戴銀的中年男子,手中把玩著兩個玉石雕成的護身球,看上去頗為富貴。

“王老哥,不走嗎?難不成是想要讓你家麒麟兒入道不成?”

中年男子看著王舉人,又瞄了眼他身後不大樂意的萬秀才以及隱約猜到什麼,故意做出一副嚴肅模樣的王陽。

王舉人聞言,笑了笑,答道:“趙老弟不一樣沒走?比起我王家,你趙家可是算得上興旺啊,何苦留在此地?”

“王老哥就莫要笑話我了,我趙家現在看著興旺,走的卻是商道的路子,而商道一脈,除去道商一脈始祖陶朱公外,便沒一個上了四品靈格。而陶朱公本身也不是以商道入了四品靈格。”

“我等商道一脈,想要出頭,不是親近儒家,轉為儒商,便是轉入神道,凝聚財神位格。”

中年男子說著,手中兩個玉石護身球不斷轉動,球內音板伴隨著球轉起來發出鈴鈴聲響,抑揚頓挫,頗為好聽。

隱約之間,也是有財氣匯聚,封鎖四周,讓人聽不到在場幾人的交流。

“那儒商之道,走的是立己立人,達己達人,求得是超功利;與其說是商人,倒不如說是儒家的變種,而我老趙家比不得你王家,就沒一個能讀的進書本的才子。這條路算是斷了。”

“至於財神之道,更是無緣,神道同官道類似,關係複雜不說,入品便是八品位格起步。走正道的話,無論是文武,還是義君,乃至偏財神,所以財富都遠非常人能夠供給,我趙家便是掏乾淨家底,也養不出一位八品財神,最多求個準財神,可此類位格,本是其他仙神兼職演化而出,並非真實存在的位格,走上這條路,比起商道也沒好到哪裡去。”

“而我趙家雖然有些家底,但商道位格不是安安穩穩經營便能凝聚的,其中少不得爾虞我詐。若是求穩,我便是能狠下心,捨棄現在的八品富商位格,將手中家產全給了那兩個小子,也就夠他們凝聚個九品位格,但凡失誤幾次,連九品都懸。我怎麼能不操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