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眾多身神紛紛現身,朝拜靈胎,對應道性匯聚於騰蛇之上,隨著他託著褪去最後一點陰渣,完成陽化的陽神法身,融入靈胎之中,黃庭道性立刻同諸多身神產生直接的涼蓆,他身體周圍虛幻的神域,開始向內收縮,化作重重仙山勝景,在靈胎內部不斷浮現破滅,重組再現。
玉宸默默的看著,他知道這是自家內景生成的變化。
所謂“景”,是指是天地之間一切的現象,內景是修行之人,在自家心靈之中存思內觀構建出的種種景象,而外景與內景相對,指的是除去自身內景之外的一切外部景象,也就是一般意義上的天地乾坤。
內景的構建,同修行之人修行的功法,自我的道心,以及平日的所作所為有關,算是一個修士道果的一種表現方式。
玉宸此刻凝聚出的內景便是其黃庭大道和天罡三十六道,地煞七十二發真意結合的結果。其實,在此之前,玉宸進入到識海,以及對於周身身神的觀想存思,構建的五臟道宮,也算是內景的一種,只是都不夠完善而已。
如今,周身諸神道性迴歸靈胎,陽神法身合入其中,屬於玉宸的黃庭內景便也開闢出來。
這內景之中,先是五方道宮浮現,中央道宮由脾神常在坐鎮,同陽神法身分開的常在騎著蛻化成勾陳的騰蛇,足下黃霧翻騰,演化出內景萬里疆土,肥沃大地,一枚枚若有若無的符文在其中浮現,構建大地脈絡。
其後肺神皓華,騎著白虎出現在西方道宮之中,頂上白芒耀眼,庚辛金氣飛舞,落入大地之中,衍生出山峰礦產,根據人體關節和位置,演化出各種奇妙山體,一邊穩固大地,一邊造化乾坤。
緊接著盤坐在玄武之上的腎神玄冥,出現在北方道宮之中,那宮殿之下,黑水滔滔,快速向著大地覆蓋而去,脾神常在順勢壓低四方,引導黑水,演化出周身經絡脈圖。
在第一時間被海水淹沒的東方,道宮之中飛出一條青龍,肝神龍煙跨坐其上,無窮生機落下,演化出萬千植被生靈。
最後南方道宮之中,朱雀騰飛,心神丹元端坐其上,恰似一輪大日高懸虛空,引動黃庭道性,賦予內景萬物靈性。
而後,日月升空,五臟神隱匿,二十八星宿,五嶽神山湧現,其餘各個身神也跟著紛紛顯露,大多落入大地之中,按照對用的脈絡和位子,構建出一重重洞天福地。
眨眼的功夫,玉宸便看到內景之中萬物繁衍,他化作了那高高在上的天帝,執掌萬靈命運。
‘若是想要成為天帝,當年在神兵世界的時候我便可以做到,又何必最求這等內景天地的位子?’玉宸心中嗤笑,雖然這是內景具現,對玉宸本身有著非常強烈的吸引力。
但玉宸更清楚自己現在的情況,他把握自身道法根本,引動黃庭道性,在內景之中孕育一股玄之又玄、難以用語言描述的元氣。
伴隨著這一縷元氣出現,玉宸身上立刻浮現出一股無形無質的玄妙氣息,使他看上去道氣盎然。
並且,隨著這一縷元氣的出現,玉宸身上的法力也是出現了新的蛻變。
連帶著內景也是出現細微的變化,構建永珍的一枚枚符文開始變得更加複雜且具體,身邊又是浮現出內景之中的一些景象。
這代表著內景已經伴隨著玉宸法力的蛻變在進步。
對於內景而言,最低端的莫過於未曾被心光照徹的識海一級,完全基於記憶。但人心記憶是會出現問題的,就好像夢境世界中的東西,會受到觀摩之人主觀意志的影響,不夠穩定,不夠堅固,如夢幻泡影,旋起旋滅。
進一步便是玉宸昔日五臟道宮一級,能夠在體內長久存在,在類似於夢境之海這樣特殊的地方,可以脫離身體長久存在。但這等內景依舊不夠完善,哪怕能夠在天地之中留下痕跡,印記也太過虛幻、淺薄,稍微出現一點變故便無法存在。
再進一步,便是玉宸現在的等級,能夠將內景外顯,使內景和外景交錯,對現實世界造成部分干涉。其實神兵世界當中,仙道修士的各種法相也算是這一等級,不過他們的內景殘缺不全,專精於某一點,沒有什麼進步的空間。
同時,正常仙道修士,步入地仙境之後,哪怕什麼也不做,自身道則法力也會將四周環境改造,其元神所在的紫府,也算是這一等級的內景。只是對於地仙境的修士而言,這等內景不過是修行過程當中,自然而然出現的一種變化,屬於一個過度的一個東西。
再往上,便是對內景進行深沉次的完善工作,例如玉宸現在依靠法力蛻變,進一步完善內景天地一般便算是這個這個階段的準備工作。等到什麼時候,玉宸體內諸多身神道效能夠自然運轉,帶動內景形成內迴圈,便算小成。
到了這個時候,內景也就多出了許多特殊的功效。
最典型的一點便是玉宸可以依靠內景的內部迴圈,透過編制法禁和佈置陣法,以外界地脈竅穴為脈絡,將內景長久投射到現實之中。然後藉助陣法隔絕外內,透過對於地脈的改造,一步步搭建一個半獨立於天地之外,具有個人獨特性質的小天地,也就是一般人口中的福地。
透過搭建福地,內景會出現深刻的變化,按照玉宸現在的推測,這時候內景的蛻變分為兩種。
一種是內景可以同福地相合,透過地仙道的道路,一步步昇華將內景和福地一起昇華為洞天、仙天,凝聚獨特星空永珍、日月迴圈、四季輪迴,乃至人道文明,最終以地仙道步入至高造物主的行列。
在此期間,內景和外景相合,每次動用內景,都是調動外景福地洞天之力。神通之廣大,遠勝一般修士,並且因為還有還有這內景迴圈,比起一般的地仙道修士,並不用一直呆在一個地方。
依靠內景迴圈以及積蓄,在外界也能短暫發揮出全部的實力。
另一種便是內景不同外景結合,專精於虛實之道,將構建福地視作是暫時的事情,以內景為福地洞天之根基,每到一處,放出內景,依靠地脈再構洞天福地。
ps:日常求訂閱、收藏、月票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