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什麼?一個奇怪的玩意兒。」亞達羅尼好奇地上前打量著面具。
他發現,眼前這隻散發著細微的、不易察覺的怪異氣息的面具,與古老普託亞式或是克魯斯德式的風格大相徑庭。
在大陸西部文化中,面具通常代表著此人並不想展示身份,想要以匿名狀態進入某一領域,而在更為偏遠的一些群落,類似普託亞聯邦控制的非利加大區和此後劃分的北部非利加特區、南部非利加特區和艾蘭邊區的部分部落中,佩戴面具象徵著暫時請求神明附身,借用神明的力量祭祀或是祈求。
無論是正主教、上主教還是唯主教,都有製作和佩戴面具的歷史,樣式通常以純粹的黃金為基礎,點綴著寶石,或是拼接著其他顏色的金屬,透露出嚴肅、神秘、恐怖和神聖的感覺。
而大陸東方的面具則是增添了一分文化的神秘感,通常用於文化演出和少量祭祀神明,但在炎火帝國的歷史上,除了南部的省份,例如谷河省的早期谷南文明大量使用面具祭祀外,炎火帝國的官方大型祭祀通常是由皇帝作為主角,露出「天子真容」,以真實、無瑕的面目祈求神明、造物主和天道的庇佑。
兩者對於面具基礎用途或許相同,都是為了隱藏真實身份,但在祭祀神明方面的使用略有不同。
不過,最重要的是,西陸的民用面具以遮蔽臉的上半部分,尤其是眼睛為主,而東部的面具則是習慣於遮蔽下半部分,以嘴巴為主。
然而,面前被無比簡陋地端正放著的面具,在「伏冰」和亞達羅尼看來,與其說是面具,不如說更像是面罩。很明顯,它並非第一、第二紀元的產物,而是第三紀元的蒸汽時代降臨後的工業製成品。
「這隻面具,更像是一副小巧的防毒面罩。只是,它的背後並沒有連線換氣或是氧氣裝置。可這風格,倒是我們克魯斯德的無疑。」「伏冰」站在一旁,略微彎腰觀察著面具,分析道:
「你們看,它的中間有一條不是很明顯的筆直裂縫,像是被人用伊凡二十二世時期發明的一些高精度切割機沿著中部的對稱軸切斷過。」
「好像的確是這麼回事,難道說,之前這副面具被人為分裂為兩半,帶離過舊帝國?」阿納斯塔希裡回憶道:
「老一輩人說過,舊帝國在和日涅人、艾溫特萊人和契丹里斯人交戰時,他們的間諜曾多次潛入軍事要地竊取先進裝備,企圖帶回國內研究。遇到大型裝置,倘若無法以偽裝方式帶離,它們通常會分拆為零件多次運輸,然後組裝。
「要是小型裝備,或是魔源力這種非凡力量濃郁的,為了壓制其不安定氣息,避免引起魔源力使用者們的注意,就會進行切割,帶離後透過"復原"一類的技能重新拼回。
「難道說,這件……是序位魔物吧,這件序位魔物也是經歷過這樣一番坎坷的命運嗎?」
「難說。」「伏冰」的語氣中略帶著坎坷,「你看,它的面料基本上是舊帝國和聯邦的軍隊喜歡的偏暗的灰綠色,頂部的雙頭鷹紋章……現在來看基本上無法使用的紋章,與舊帝國,尤其是魯裡克家族的紋章差別不大。
「它的眼睛部位有一對圓形的向外凸起的鏡片,我估計是某種蘊含魔源力的水晶材質,用以抵擋汙穢和邪祟的吧。嘴巴位置應該就是連線著氧氣瓶的管道,只是,據我所知,聯邦的工廠現在因為原材料短缺,很少再生產供潛水等使用的氧氣瓶了。
「不過,總的來說,它的確與聯邦曾批次配備給特殊軍隊的防毒面罩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我相信,它最初或許只是聯邦研發的還未投入使用的概念產品,或許有非凡之處,但總歸是有益的……」
正說著,亞達羅尼忍不住好奇,伸手想要抓住面具,卻迅速被「
伏冰」拍打了一下手背,制止道:
「別去碰它,亞達羅尼。它的上面有濃厚的暗夜之主的力量,會和你體內的火焰、光明和龍族之力衝突,造成危險的後果。」
「好吧。」亞達羅尼雖有點不甘心,不過倒是暫時放棄了想要觸碰的危險想法。
「可是,現在看來,我能感覺到面具內儲存著濃厚的、令人癲狂的"殤"。裡面的暗夜之主的力量或許企圖引導"殤"歸於沉寂,可是我並不認為黑暗系力量能真正做到什麼。」「伏冰」繼續講述道:
「我猜測,這件面具一定是經過了日涅人之手,才會變成這副模樣。暗夜之主的訊息應該並沒有錯,這裡也沒有其他的房間,也不存在其他魔物的氣息了。祂留給我們這些成功解讀資訊之人的序位魔物,就是這副面具了。」
「序位魔物……面具……」聽到這裡的阿納斯塔希裡右拳輕敲著腦袋,認真回憶道:
「那個被廣泛取締的組織在日涅人那邊建立的幾個分部貌似獲取過這件序位魔物,他們或許仔細研究過這件魔物,或許改造過它。我印象中,閱讀過的有關那個組織遺留的檔案中,好像提到過這副面具,叫什麼來著……對了,"克拉森的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