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顆核心,的確與那顆被風捲顧的不同。‘與風有關的核心’非常的溫和、優雅、浪漫,就像一位來自普託亞聯邦高盧省的貴族少女。當你觸碰它時,它會十分順從、溫柔地配合你,釋放屬於‘時元’的光輝,讓我突破資料中迷霧的桎梏,找到正確的方位。
“而它,這顆‘近似神明的核心’,即便是透過舊帝國遺留的圖紙復刻,此刻並沒有被啟動,也足夠讓人感受到它內部蘊含的無盡的令人澎湃的火焰。”尹戈爾目不轉睛地盯著“近似神明的核心”,誇讚道。
的確,被放置於懸浮著的寬大的球狀玻璃容器“灼烈限制器”中的這顆“核心”即便沒有灌注任何的能源,處於發暗的狀態,卻在維持著繞著中心點旋轉的姿態,且不時有大量零散的火星向外飄散。
快步上前,尹戈爾雙手撐著玻璃壁,向內仔細觀察。
它的樣式及其規則、整齊,的確是經由人類之手製作的最高精尖的產品。整體呈現無與倫比的正方體,但每一個表面都被精妙地分割出了上萬塊小方格。
認真觀察,尹戈爾發現每處狹小的區域內都覆蓋著一層凋刻出來的半球體向外凸出,每處的顏色略有不同,組合而成表面類似鎖孔和按鈕的圖桉。
翻轉間,他看到了其他面截然不同的圖桉,有兩處似乎是上主教和正主教壁畫中有關煉獄的內容,還有兩處是令人費解的幾何圖桉拼湊而成的巨幅複雜圖形,這些似乎是一個複雜的解密遊戲,但尹戈爾一時並沒想到如何入手。
“所以,根據目前解讀的舊帝國的資料來看,這顆‘核心’如若被完全啟動,則會賦予被認可的‘開啟者’以近似神的力量,故因此得名。它的材料並不好找,在舊帝國的科研歷史資料中,也只有兩次被製作出來的記錄。”“風礦”講解道。
“我對神明並不感興趣,畢竟他們(她們)只存在於歷史和傳說中,絕大多數的人類都未曾親眼見過。或許,他們並不存在,而是杜撰出來供人幻想的。”尹戈爾評論道:
“但科技卻是真實存在的,這些高低密度的機械,石油燃燒釋放的火焰,炮彈爆炸飛濺的火花都是蒸汽文明的象徵。任何生物,包括人類在內都是一臺極其精密的機器,我們都在依靠固定的程式執行,直到某一段損壞到無法修復,機器便會開始出現故障而最終解體。
“蒸汽文明稱呼其為報廢,而對生物來說便是‘死亡’。”
“從你的觀點出發,你如何解釋魔法,如何解釋構成世界的本源——魔源力?”“風礦”丟擲了一個有關哲學的話題。
“舊帝國偉大的皇帝尹凡二十二世曾說,‘一切的魔法不過是能量的表現形式,當我們的文明進化到更高維度時,它便再也不會被稱作魔法。’可惜啊,蒸汽紀元後本應接連出現電氣紀元和資訊紀元,可廢土紀元就像是一把無情的鋼刀,徹底斬斷了一切。”尹戈爾嘆息著回答道。
“或許你是對的,但現在我們無法證明你的對錯。”“風礦”笑著把手搭在尹戈爾的肩膀上,說道:
“‘舊日的花火’將會作為它的……呃,電池存在。但它卻具備序位魔物擁有的扭曲邪祟特性和序位神明所擁有的神性。它的確存在吞噬你的風險,但聯邦委員會已然將他餵飽。用四萬人的生命如此奢侈地餵養它,相信沒有任何魔源力的你很難透支它的能量。
“換句話說,你的擔心都是多餘。你還是多關注實驗防護吧,這顆‘核心’被啟動後會釋放難以控制的火焰,雖不致死,但會燒光你的頭髮。”
“這就不用操心了,我會嚴格按照我出版的《聯邦科學實驗手冊》操作,只要材料的危險度可控,實驗就不會出現任何危險。”尹戈爾自通道。
“不過……”他接著補充問道:
“這處試驗場地的資訊,你能多透露點給我嗎?我無法在完全陌生的地方進入狀態,尤其是存在這麼一棵詭異的銀色參天大樹。”
“當然可以。”“風礦”爽快地回答道:
“這裡依舊屬於新風鎮外圍,不過已經靠近極寒特區了,只要再向北行進幾公里就能看到冰原。具體的位置座標恕我不能告訴你,這就像‘北斗區’一樣屬於被刻意忽略的秘密。
“這裡是一處天然形成的山谷,經過舊帝國改造後變成了試驗場地。在第三紀元中期開始,這裡起初是試飛空天軍戰機和新式導彈的試驗場。舊帝國三分之一的武器科技就是在此研發測試。
“後來,新元危機爆發後,處於混亂的舊帝國已沒有精力再關注這裡,就逐漸被廢棄了。我曾從一個喝醉了的委員會高層那聽說,舊帝國曾嘗試在此發射突破星球的飛行器,試圖強行探索宇宙和所謂的造物主。
“只是可惜,在計劃剛制定沒多久,舊帝國負責的計劃總指揮卡索莫名其妙地死在家中,全身上下沒有任何傷口,屬於自然死亡。後來,參與實驗的‘外域探索小組’全體成員遭遇火災,全身化為粉末,連半根骸骨都未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