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用相當是空降到梁川身邊,直接就奔著蘇渭的位置去的。要知道,整個梁家軍裡面可是什麼人才都有,個個身懷異能,可是他們也沒有一個人能入梁川的法眼,這麼一個不起眼的小子,從廣南那個窮地方冒出來,一下子就要佔了二當家的位置,整個軍中誰都不服。
整個梁家軍的人都以為,吳用應該走的是尉遲添那樣的粗獷路線,可是他們不知道,吳用最是精細不過!
今天聽吳用侃侃而談,才知道人家是真的有學問!不管是對眼下局勢的理解,還是對將來的謀劃,他心中應該是有了丘壑!
果然,吳用接下來便道:‘如果我把精力與實力都消耗在與山民無謂的鬥爭當中,是一件極為不聰明的作法,最後只是兩敗俱傷,我們落得一無所有!"
梁川第一個表態道:‘我贊同吳先生的意見!"
接著是蘇渭,這位重量級的軍師算是梁家軍最早起家就入夥的元老之一,他在一路的征戰中屢建奇功,一心為了梁家軍,他的表態無疑為吳用又加了一碼。
幾位大佬都說了,眾人也不傻,他們只是負責執行的小兵,哪有議論的份,以前還有個小天師可以算一卦,現在小天師還在島上休養,他們自然不會有其他的意見!
‘同意。。"
‘同意!"
一個個聲音開始蓋過吳用的聲音,梁川看到這樣的效果很是滿意。
梁川壓下所有人的聲音,對著吳用道:‘想必吳先生已經有了制夷之策,何不說出來讓大家聽聽。"
當年還是吳滿屯的時候,吳用結廬在邕州,也想過這等亂世生存之道,身為漢家人的他,更是視廣南的山民為大敵,南方多亂,朝廷有朝一日也會對他們下手。..
吳用沒有等到朝廷的徵召,結果等到了自己的知音梁川!
到了清源,又遇見了蘇渭,蘇渭本來就是一肚子的壞水無處宣洩,兩人相見恨晚,蘇渭的一身本事,就落到了吳用身上。
吳用也不謙遜,用一竹棍指了指沙盤中間的高山,在山的周圍畫了一個圈,只說出了四個字:‘畫地為牢!"
梁川與蘇渭相視一眼,眼中精光大盛!
‘詳細說來聽聽!"
‘這一片茫茫的大山是土民的家園是他們的藏身之所,也是他們牢籠,他們永遠都走不出來!"
吳用在海邊點了點道:‘梁家軍向海而生,也是志在中原,斷不是為了中部的這些蠻荒山野,這些山林好比是大宋的邊陲,任何王朝都會棄之不要,看看廣源,雖是皇土,可是官家從來沒有管過這片土地。"
‘同理,這些土地雖然也是夷州的一部分,但是並不與我們衝突,我們只要控制好山下的平原與土地,
同樣能活下來。"
梁川連連點頭道:‘吳先生高見,深得我意!"
‘要取山民,非十年不能建功。"
眾人一聽,眉頭深鎖。
‘我們初到夷州,目前立足不穩,雖然與土地的其中一此部落已經達成同盟,但是還有十餘個部落視我們如同仇敵,更有部分漢人與之勾連,眼下敵強我弱,根基不穩,更不能貿然出手,否則敵人群起而攻之,我們將無路可退。"
‘第一步,扎穩腳根,輔之以畫地為牢之策,山民所倚仗的無非就是山林當中的各種野物,從今日開始,我軍也可以只圍不打,不讓山上的土民有下山的機會,我們不與之求戰,碰上他們就避戰,但是我們也要山上資源,夏天過後就是秋天,我們可以組織有經驗的獵戶進山,搶奪他們的獵物,到了冬天,就算我們不用動手,他們也要餓死一大批人!此計只要堅持三年,任他是大羅金仙來了也要乖乖投降!‘
梁川突然想起了當年在廣源山中的歲月,那時候被南越逼得走投無路,儂人只能躲在山裡面,飢餓每天都困擾著所有的儂人!
還好梁川及時調整策略,否則再熬下去,儂人便要滅族!
眾人看向吳用,此時的眼神全部肅然,這哪裡是一個讀書人,這手段簡直是冷血至極,如用真用起來,這山裡面的土民,只怕要餓死一大半。。
讀書人的腦子是真的好用,可是這心腸也是真的狠吶!
他們哪裡還有輕視吳用的想法,這法子一出,兵不血刃,便要收了山中的無數山民!
‘不僅要圍獵土民的山場,還要斷了他們的糧路,藥路還有鹽路!"
嘶,眾人倒吸了一口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