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單單是從這光幕之中來看,原本面對明軍,只是一味避戰的倭軍,這個時候竟然已經是開始重新排程兵力部署,原本的防禦姿態已經是發生了變化,不再是一味防禦,而是變成了主動進攻。
並且。
從整個大戰局來看。
當下倭軍之兵,竟然是以環形狀態,對大明五路大軍分別進行了反包圍,並且看樣子包圍圈已經快要形成了。
這一招,屬實是倒反天罡了。
不過這醉仙樓中的一眾大明天子儲君,依舊是沒有絲毫表情變化,他們深知王陽明之手段,可能一息之間,戰局就被徹底逆轉了。
………………
隆慶大明,倭島京都。
剛剛從天皇御所走出的豐臣秀吉,腰板挺的筆直,以上位者的目光掃視著跟前這一大批小弟,小弟們早早就在這御所之外等著,當望見豐臣秀吉踏出御所的一刻,紛紛是跪了下去參拜。
一個比一個喊得聲音要大,似乎喊得越大,表明自己越是忠心。
“拜見關白!”
“恭賀關白!”
“…………”
就在一炷香之前。
身處御所中的天皇已經是頒佈了一道昭告全倭島的聖喻,任命羽柴秀吉為關白兼太政大臣,總領日本國一切軍政要務,並賜姓豐臣。
倭國所謂之關白,其實就相當於上邦之丞相,再加上一個太政大臣,從倭島的組織結構法理上來說,現在的豐臣秀吉已經是實質上天皇之下第一人。
當然。
從倭國權力結構上來說,豐臣秀吉已經是第一人。
而之所以豐臣秀吉為什麼不開設屬於自己的幕府,不稱徵夷大將軍。
這也是讓豐臣秀吉很是無奈的一面,不管他現在手中的權力多麼滔天,有些事實性的問題就是無法更改。
比如,血統。
豐臣秀吉貧民出身,血統低賤,並非貴族之身。
而在倭國之內,歷代幕府、歷代徵夷大將軍,都是貴族出身。
若是豐臣秀吉選擇開設幕府,那以他的出身血統,必定會引起群嘲,甚至是各地原本已經臣服的大名再次發起反叛。
很簡單的例子,如果是等價於秦漢之時。
劉邦率先稱帝,以他的血統和出身,天下人、尤其是那些貴族,也不會甘心臣服,這還得多虧項羽在中間構建了一次緩衝。
“關白大人,各軍皆已就位。”
“池田當下正在前線,按照大人之部署行進。”
當下豐臣秀吉的兩大親信之一,丹羽長秀微笑著站在眾人之前。
豐臣秀吉看了看丹羽長秀,這張總是板著的臉,在這個時候終於是露出了一絲微笑,仰頭看向這天,暖陽高照,就與他此刻的心情一般,可謂是無比的舒暢。
從一個貧民小子,成為了萬人之上的關白,終於是走上了人生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