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龍幾乎都要衝出重圍了!”
“快!快!快!”
“衝出去了!”
“…………”
在朱厚照激情高昂的解說之下,眾人紛紛是抬目望去,望見趙子龍在萬軍之中廝殺的境況,一個個看的無不是瞳孔猛縮。
傳說中趙子龍於萬軍之中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
現在看來,這些並非完全是純純演義之說,這趙雲之勇,豈是一個簡單的猛字了得。
只可惜。
趙子龍這一生並未被劉備重用,最後當到頭也不過就是個保衛老闆人身安全的戍衛司令,鮮有掛帥出征之機會。
所謂五虎上將,只是後世演義對趙子龍的一種遺憾。
“常山趙雲,不愧為我趙家子孫。”
趙匡胤望見趙雲之英雄,咧嘴一笑,臉上甚是有著欣慰之色。
其身後的那幫趙家莊人,一個個也都是看的眉開眼笑,似是趙雲這一波給他們姓趙的爭氣了。
“老趙,有必要給你糾正一下。”
老朱偏頭瞥了眼臉上透著得意的趙大。
“從年份上來論,你就算和趙子龍有關係,趙子龍也是你祖宗,是你祖宗爭氣了。”
此話一出,趙匡胤臉色微愣,頓時語塞。
這,是實話。
趙雲的年代比趙匡胤早了近千年了。
“而且。”
“你開國之後,不是追認趙公明這個財神當祖宗了?你大宋的趙和趙子龍的趙有什麼關係?”
“小趙啊,亂攀關係,這不是什麼好習慣。”
三言兩語之下,懟的趙匡胤硬是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尋個名人追認為自家祖宗,這是很多開國皇帝都幹過的事,其核心訴求就是為了向天下人證明自己的血脈高貴,來源純正,非一般的凡夫俗子可以相比,是這天子之位的不二人選。
這個源頭,真要算一算,得追溯到周朝滅商之時。
周滅商之後,為了鞏固統治,為了不再讓神權制約王權,發明了神權與王權合一的操作,為的就是證明自己是神的後人,定天子七廟之時,追后稷為太祖,而後稷的母親姜源是帝嚳的元妃。
《史記·周本記》記載:姜源在野外看到一個巨人的大腳印,心裡就很喜歡它,就想上去踩一腳,踩完就發現自己懷孕了,於是生下了后稷。
這種奇葩的故事。
周朝這幫傢伙,為了證明自己是神的後人,完全沒有考慮到帝嚳的感受,直接編了一頂翠綠色的大帽,不由分說的扣在了帝嚳的腦殼頂,還不允許人家脫帽,一戴就是兩千多年。
而在周之後,做這種亂認祖宗的事情更是屢見不鮮。
劉邦一統天下之後,追戰國末期的魏國大夫劉清為始祖,自比為劉清的曾孫子,是正兒八經的貴族之後,絕對不是那種一毛錢一斤的草芥小民。
到了漢末。
劉備更是管他三七二十一,仗著自己姓劉,直接給自己摁了箇中山靖王之後的身份,逢人就自我介紹一番。
曹老闆為了提一提自己位份,也給自己認了個西漢開國功臣曹參當祖宗,全然把他夏侯家的祖宗牌位扔到燒火堆取暖了。
燃燒祖宗,溫暖自我。
孫權則是更加牛逼,直接是一步到位,認祖宗認到了兵聖孫武。
而在漢之後,兩晉南北朝亂認祖宗的更是一抓一大把,似乎在這個年代,沒有一個好祖宗,就沒法在這個世道混一般。
這種操作之下,一生把匈奴恨到牙癢癢的劉邦竟是成了匈奴後代劉淵的祖宗,南朝蕭道成則是稱自己是蕭何二十四世孫。